诸葛亮仔细读后,略一思索:
“魏延有勇有谋,确实可以重用,但是他要自己带兵北去并州,臣觉得不合适!”
阿斗早已猜到诸葛亮会这么说,毕竟他们两人的军事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
一个激进,敢于冒险,一个谨慎,稳扎稳打。
当然,这些分歧是有原因的,另一个维度的历史上,诸葛亮在中枢,要统筹益州的人口、生产力和战争效益,还要考虑冒险失败后的代价、考虑敌我后勤能力和权力平衡。
而魏延作为前线将领,他更多的考虑练兵、屯田和进攻。
考虑怎么攻城略地,胜了就是功勋卓着、威震中华;若是败了,大不了退回去,备军再来一次。至于损兵折将后的兵员补充、粮草补给和朝廷影响,那是丞相应该考虑的,将领不用考虑太多。
两人的风险管控目标是不一样的。
也因此,诸葛亮舍不得让5000精锐走子午道偷袭长安,而魏延觉得可以冒险一试。
但是,历史上益州人口稀少、地形险要,导致前线兵源不足、粮草不济、补给困难,5000精兵确实不能随意派出去冒险。
可现在不一样了,刘备控制了更多沃壤和人口,还有阿斗的种植加成,粮食产量几乎翻番,一万精兵随随便便就能派出去,后勤也能保障。
想到这,阿斗道:“魏延允文允武、有勇有谋,并州精锐又被曹彰带去了潼关损失殆尽,此时让他北去,为何不可?”
诸葛亮自己摇着羽扇,又取出一个羽扇递给阿斗,缓声道:
“魏延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勇盖过谋,做事急躁,做事往往不顾后果。若是北攻失利,会挫了我们锐气,助涨并州的气势,影响我们下一步的动作。”
阿斗问道:“这么说,司空是不同意喽?”
诸葛亮摇头:“不。我同意,但是要派个人辅佐他。”
“谁?”
诸葛亮想了想:“杨仪本来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他身在长安,短时间内赶不过来。所以,臣准备让董允随军北征。”
阿斗心道:“董允是刘备钦封的太子洗马,属于我的嫡系,且稳重正直、敢于直言,的确适合辅佐激进的魏延。”
“可以!让董允辅助魏延北去,我也放心!”
见阿斗同意,诸葛亮便放下这个事情,道:“既然函谷关已经到手,我们要尽快挥师东进,把曹氏全族和曹魏重臣都困在洛阳!”
“看来司空都考虑好了!”
诸葛亮点头:“臣先给殿下细说一下,您来定夺。”
阿斗摇头:“既然司空已经拿定主意,便直接下令吧。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话罢,一摆手走了。
笑话,长工有的是力气,还想让地主下地干活!做梦!
阿斗可是个会享受人生的太子!
诸葛亮看着快步离去的“撒手掌柜”,无奈一笑:“既不愿费神操心,作甚顺走我一把羽扇……”
************
当天。
各个将领便收到了军令,立刻整军备马向东而去。
赵云率主力直扑洛阳,包围城池防止曹魏出逃,静等诸葛亮大军赶到,然后在整个平原铺展开来,占屯田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