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我要和姐姐在一起。”于婕的手还抱着蒲英不放。
“好的。我们在一起,我送小婕上飞机。”蒲英继续安抚着她。
她本以为飞机都着落了,应该要不了一会儿就能来叫大家登机了。
没想到居然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见到去接机的王参赞回来。
到底怎么回事呢?
且说那国航飞机惊险着陆,并滑行到了指定的停机坪,乘务长都把机舱门打开了,等了半天,还是没有地勤人员过来,按照国际惯例执行架舷梯、核对人数等程序,
这个机场是怎么搞的?难道它没有这些程序?
还是我们降落到了错误的地方?
机组的人员正在疑惑的时候,忽然,不远处传来“砰砰砰”的声响,还可以看到火光在雨夜中闪动。
是枪声!
于是,外交部派出的前方工作小组,和机组的人员,都明白了——真的是到了战乱中的L国首都了。
这几声枪声,和这个混乱的机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工作组的费组长,开始用从国内带来的L国制式手机拨打大使馆的电话。
可是,打了几次,都打不通。
显然,这里的通讯状况,基本处于中断的状态。
工作组的费组长,又架起海事卫星电话,再次尝试联系大使馆。可是,还是打不通。
作为前线指挥员,当机立断地说:“没人来接我们,我们自己想办法!”
尝试了几种方式后,最后才找到了一种“舍近求远”的方式——先用卫星电话打回国航运控中心,再由国航接通外交部,然后由外交部再联系上中国驻L大使馆。
这回,费组长才知道——大使馆的人和200多名同胞,早就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等着国内的包机呢。
他马上派出两名组员携带卫星电话,先下飞机,去候机楼找自己人。
两位组员来到大厅一看——人山人海、混乱之极!
到哪儿去找大使馆的人啊!
他俩正想回去报告组长的时候,一直徘徊在这里等人的王参赞看见了他们,马上跑过来问:“你们是国内来的工作组吗?”
“是啊。你是——?”
“我是大使馆的商务参赞。”
“哎呀,可算找到你了!我们都快急死了,半天联系不上你们呢!这什么鬼地方,连这个东西都不好使?”一个人举着手中的沉重的卫星电话说。
另一个人则拉着王参赞说:“没人接引,我们的飞机还没办入港手续,组长他们都还在飞机上没下来呢!”
“好,我马上去办!”
王参赞没想到,平时只需几分钟就能办好的包机进港手续,在这个夜晚竟然让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办好。
费组长一到候机大厅就对王参赞说:“你快去和机场的人说,马上安排我们的人登机,让包机快点飞回去!国内的第二架包机知道我们降落后,就已经起飞了!”
奔波了一天的王参赞此时已经精疲力尽了,却还是打起精神道:“好,我去试一试!”
他这几天已经充分领教了L国官员在动乱时期更加腐败、更加无效率的状态,心里对机场方面会配合中国的包机撤侨,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果然,机场管理部门说:机场现在已经管制,所有飞机都不能起降。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