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人注意到了期刊上很难见到的彩蛋,在论文的最后一段抒写着一段致谢。
“感谢学术顾问罗斯曼教授、库里教授和林海凡教授对研究项目的不吝指导。”
“感谢耶鲁大学对本项目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
“感谢走的很慢,但一直在前进的我们。”
陆时羡这次真的出名了。
媒体在行动,很多记者像是闻到鱼腥味的猫。
大批人前往耶鲁进行采访想获得一手新闻资料。
但陆时羡现在对于非邀约性质的采访都是敬谢不敏,特别还是在国外,跟媒体打交道就更得小心翼翼。
更别说他现在并没有时间。
但他们找不到陆时羡,并不意味着发不了新闻稿。
只要有个键盘,现在网上有太多素材可以供他们报道。
“植物领域重大成果发布,成果将预定今年年度最佳科学研究成果。”
“华人又出顶级科学家,耶鲁大学青年生物学家陆时羡成为‘司南’设计师。”
“大批植物学家大呼狼来了,植物免疫方向已被全面攻克?”
这是来自国外的报道。
消息传回国内,立刻引发更大的反响。
国内媒体也在行动。
这一次陆时羡真的火了,第一他不是华裔,而是正儿八经的华国人,国籍可以证明一切。
第二他是名副其实的通讯作者,也就是项目负责人。
除了一些非常无良的导师,一般而言,这个位置就象征着灵魂人物。
这意味着没有他,这个世界还真就转不了了。
大众对于什么免疫什么互作都不太关心。
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
国内的一些媒体很懂得抓住这些人的心理,撰写通稿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加强一些字眼。
比如二十六岁、副教授、顶级学者,甚至连诺奖都出来了。
搞得国内社交媒体上热议频频。
“陆神二十六岁成为耶鲁大学的副教授,而我二十六岁已经评上加里敦大学的校长了,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