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鼎盛时期却有一万万人,比之汉朝鼎盛时期多了两倍。”
刘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大宋的疆域那么小,是怎么养活一万万人的?
若给他一万万人,不仅赋税能翻好几倍,疆域也能扩大不少,大宋有这么多百姓,还那么富足,为何会被外族欺压,守不住疆土?
“因为汉朝的武将可以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宋朝的武将被文官打压、被皇帝猜忌、不受重用、报国无门,连监军的宦官都可以随意欺压。
因为宋朝的马圈养羊了啊。
每年只需要上贡一点岁币就可以不用打仗,这对他们来说很划算。长此以往,坐在皇位上的皇帝都不愿意打仗,都想花钱买平安。
战争输了也好,赢了也罢,只一味求和,花钱买稳定,百年无战事,大宋确实越来越富有,但也成了各国都想啃的一块肥肉。”
汲黯的脸色霎时一白,摇摇晃晃跌坐在椅子上,不该啊,这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在座的武将傻眼了,这宋朝的武将怎么瞧着比他们还难混呢,被文官打压,被皇帝猜忌,连阉人都能随便欺负,这未免也太惨了点。
宋朝如此对待武将,还有谁愿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啊,上了战场肯定是保命要紧,谁愿意为这种朝廷卖命。
刘彻眸光一暗,神色已从刚才的惊讶不解变得认真起来,大汉的境遇和大宋何其相像,一样的强敌环绕,一样的多年无战事,朝中主和派剧多,只想求稳。
还好有他,还好让他得到了仲卿和去病这两个军神。
他若不打,下一代未必有雄厚的积蓄可以打;他若不打,下一代未必有仲卿、去病这样的不世名将……
更重要的是,他若不打,下一代也不打怎么办?
任由匈奴继续欺压汉人,侵犯大汉边境,抢走大汉的粮食、女人、财物,让他们更强,让自己更弱,最终落得和大宋一样的下场?
不!匈奴必须打!大汉忍匈奴已经很久了,不能再忍下去了,大宋就是前车之鉴。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好!这话说得甚好!”刘彻拍桌而起,脸上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什么微微泛红。
他侧头看向一旁似乎被吓到的刘据,“太子,你要时刻记着这句话。”
年仅四岁的刘据:“???”
顾青柠看向脸色煞白,仿佛三观震碎的汲黯,补充完剩下的话:“最能体现宋弱的一点是靖康耻,异族南下掳走了大宋两位皇帝,大量皇室贵族、后宫嫔妃、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
京师公私积蓄被抢夺一空,金军在大宋京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京师的百姓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蹂躏。
靖康耻,千古之耻也。”
满座皆惊,抽气声此起彼伏。
这么富有被异族压着打,年年上贡岁币也就算了,怎么还被异族打进了京师,上至天子下到百姓全部沦落为阶下囚?
大宋,竟软弱至此!百官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