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言已是不俗了。
大秦如今确有攻打四国的资本。
但为什么不现在打呢?自然因为瑶君的灾难预言。
大秦怕资源军糜消耗太多。
耗费粮食、资源打下四国,统一天下,确实不错。
但统一的时间太紧,灾情来得太快,时间紧迫,大秦无法完全消化这四国,使得它短时间内恢复生机。如此便会牵连着大秦上下,让大秦无法应对接下来的大旱灾、蝗灾。
到时候就算天下统一,但这个陷入饥荒、缺水、蝗虫乱飞、疫病盛行的“天下”,也一定会重新陷入混战之中。各国遗民、起义之军定然数不胜数。
因心急而使得秦国六世苦心谋划的大好场面重新倒退,甚至归零,实在是划不着。
只是张良再如何能谋善断,也无法提前预知灾情。
嬴政未曾直言,只道:“张君所言甚是,大秦如今自然有一举吞并剩余四国的能力。只是大秦有张君所不知的顾虑,若君真有心投秦,寡人之后可以尽数告知。”
到了这地步,自然只能投秦。投到别国,或者举兵起事,都是秦的刀下亡魂而已。张良敢于冒险,但明摆着送死的事情,他决不会做。
何况,他也是向往这赵瑶君口中那个未来大秦的模样。
张良神色旷达真诚,尽显少年意气:“不瞒大王,良若无投秦之心,此刻便不会随公主殿下入咸阳宫,而是归隐山间,做一逍遥人了。既然良来了咸阳宫,自然是要在王上身侧,谋一好官职的。”
嬴政浅笑,此人倒是直言不讳,很是聪明:“眼见为实,秦国如今人才济济,满朝英才谋士,能人将士,不知君有何本事,能在寡人身旁谋一好官职?”
赵良神态自若,语气轻松:“若是大秦无顾虑,良已经劝大王攻打四国,一举统一天下。若是大王有顾虑,那良便有计策,削弱四国之力,等来日大王想要攻打四国之时,不费吹灰之力。”
嬴政正襟危坐,改了称呼,尊敬了些:“先生请说。”
年岁较大的嬴政喊自己一少年先生,张良也未曾过度谦虚,只道:“这些谋划,其实大秦早已有之,良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他侃侃而谈:“管仲曾言,不生粟之国亡。首先良所说的便是以粮弱国之策。”
“王上可让四国赔罪时多赔粮食,以及赔桑、麻等物,要求大秦可与四国统一大开商市。”
“乌氏大人行商时,可用殿下烧制的不那么精致的瓷器、先前制作的纸张、新奇好物,乃至财货专门好价换取桑、麻、丝等物。”
嬴政若有所思,他已然猜到了张良之策,若是此计可成,四国当真会自己陷入混乱,不战而胜。
张良:“然后在其国中开米行、面行,使黔首能够用卖桑、麻等物的好价钱财,以普通价格购置米面。
“待四国黔首多改粟为桑、改粮为麻时,王上可下令,让乌氏大人即刻关了米铺、面铺,且行军兵临城下而不攻,切断四国粮食补给线。令其不能与外界互通有无,耗其内乱,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