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想着,这乡间多是民风淳朴,想来也不像是自家那些个不尊长幼的混账晚辈们一般。
一时想起家中祸事,心头又难过,面路悲痛之色,想着当年那样的天灾都熬了过去,天下又乱了,周家的子弟们也不在背负那罪臣之后的冤屈,哪里曾想,好日子没有迎来,也没叫外头的人占了周家,却是自个儿家里的人先生了坏良心,将这个好好的家都弄散了。
而顾小碗听得他这话,略有些失望,本来瞧他年纪,没准是自家的侄儿呢!虽说自己对大姐夫妻俩重男轻女颇为厌恶,但也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头的人,毕竟烂竹还能出好笋呢!周苗的三观不就很好。
只是他竟然是大姐夫的名字都不曾听过。
好在也不是一无所获,毕竟他也说了,他自己也是这个敬字辈。
于是也不想错过,又因那房中昏暗,压根没看清楚此刻对方眼里的悲伤难过,便继续问道:“你从前在那样的世道,都能慷慨出手救不平,显然也是大门大户的。但我说的这人,只怕真是与你有些渊源的,他祖上也同你家一样,朝廷做官的,开罪了权贵被流放到凤阳来,只不过他是个庶出的子弟,很早就不在本家里了,搬了出来自力更生的,又大你许多年纪,所以我想着,多半你也不曾见过他。”
她都这样说了,这周公子哪里还不懂?毕竟大户人家的子弟,怎么可能真是不懂人情世故?所以立即就说道:“也许你说的正是,我们家虽是被流放而来,但到底是有些深交好友,因此到了这边,也没有过得多艰难,更何况我那母亲是个会当家的主意人,早便藏好了家私,所以到了这边,倒也过得去。”
他说到此处,想是有些累了,体力不支,歇了一会儿才又道:“只不过到底蒙了难,比不得从前富贾宽裕,所以到凤阳以后,我父亲就将旁支庶出的,都纷纷遣了出去,各家给了些安家银钱,叫他们自己过日子去。你说的这个,想来便也是我周家的旁支了。”
于是又问顾小碗:“他是你何人?”
不平听着他们俩的话,现下也想起来了,顾小碗大姐家就在那马蹄镇,家里不就是姓周么?便笑道:“说来巧了,这竟是一家人呢!”
“一家人?”那周公子不解,一面看朝顾小碗,“当真如此?”
顾小碗开口解惑着:“我与你说的这人,是我的大姐夫,说起来要是人还在,今年该是将近花甲之年了。”
周公子得了这话,误以为人已经死了,竟是反而安慰起顾小碗来:“你也节哀顺变。”一面见顾小碗也不过花样好年华,一个年近花甲之人却是她的姐夫,便是误以为她的姐姐嫁了个糟老头去。
偏偏好像还是自己家里的庶兄,于是不敢再多言了。
顾小碗也没仔细去辩解,不过到底有些不敢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巧合事情,只问了好几件,确认了他果然是周家人,因此从屋子里出来,便同不平说道:“他既是姓周,不管是堂的亲的,都是阿苗的小叔了,有了这层关系,我也放心了许多,回去我问一问阿苗的意思。”
不平得了这话,心里大喜,“如此再好不过了,既是亲戚,也不必将他藏着掖着的,正好这些天秋高气爽的,没道理喊他像是个耗子一样天天躲在屋子里,更何况我又担心村里人知道了,闲话起来。”毕竟她如今是个尼姑,留一个男人在屋子里,即便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到底是不像话的。
顾小碗同她别了,也直径去地里,和周苗说起此事来,只是说着说着,才想起,“我也是糊涂了,竟是忘记问他到底叫个什么名字?”
周苗却是从她的叙述中,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我晓得是哪个了,他在那高门大户里,不知有我们这一房穷亲戚,我爹却是时常都在想着本家那边的老爷发慈悲施恩德,所以那屋子里都有什么人,他心里门清。你说的这人,我也知道,听他提过好几次,只说是会投胎转世的。”
一面看朝顾小碗,“说起来,他倒是和小姨您有些相似,都是老来子,不过他这前半生的命好,出生的时候,周家已经在这边安扎下来了,老爷子老太太膝下的儿子女儿,好些都比他年纪要大,所以他一生下来,就是周家的金疙瘩,偏又真像是我爹说的那样,极其会投胎,竟是从当家主母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又说起这人应该叫周敬纯,家里人都唤他做纯哥儿,是和自己一帮侄儿侄女一起长大的,只是性情颇为奇怪,不爱与同龄的侄儿们玩耍,反而整日与那侄女们一起在闺房秀楼里。
“老爷老太太晚年得了他,他兄长们又是出息的,所以并不指望他将来要有多大的出息,自然是多纵容着些,因此正是这样,他心就特别软,更是最见不得女娃儿家掉眼泪受欺负。”周苗说罢,叹却是叹了口气,“且不说他从前就不是个吃得苦的,现在更是伤了腿,虽说是有些亲戚渊源在身上,但我想来也不曾受过他半分的恩惠,如今小姨救了他,又有我这一层身份能让他有个在这村子里安身的身份,已是天大的恩德了,可要叫我将他做叔叔来孝敬,却是不行的。”
她孝敬顾小碗,那是应该的,她在那船上艰难度日的时候,是顾小碗掏出身上仅有的那点银钱,将她赎出来,又给了她吃饱穿暖的机会,更是教了她许多道理。
可是那个周敬纯,自己从前也只是从爹艳羡的口里听过他名字几次罢了。
顾小碗听罢,当下是明白了她的意思,也并没有因为这层亲戚关系,要求她去照顾那周敬纯,“我回头知道怎么同不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