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自已不熟悉的领域,首先就是否定,从来不会试着去学习了解,这也是大多数农民的通病。
林松自已前生虽说读了些书,本质上和老爹的思想没太大差别,总是畏首畏尾,对陌生事物极为排斥。
“唉···”
林松轻轻摇了摇头,没有和老爹掰扯。
好在这些天,他已经攒了点儿私房钱,二三十块钱虽说不多,可也能做点儿小买卖了!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两张饼和一个咸鸭蛋,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农村人即便很穷很节俭,可总会有许多东西不得不花钱购买。
毕竟这不是原始社会也不是古代,不可能真的自给自足。
这个年代,信息不透明,一个县的物价都很难一致,赚钱的机会其实并不少。
林松骑着熟悉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县城。
县城作为更高一级的节点,物流成本肯定比到乡镇直通乡镇公社低,这就会产生价格差异。
“老板,这皮筋儿咋卖的?”
在拥挤的街道上,首先吸引林松注意力的就是花花绿绿的橡皮筋儿。
橡皮筋儿外面包裹了一层彩色的丝线,大姑娘和小媳妇儿很喜欢买来扎头发,像林果儿这样的小女孩儿也很喜欢。
甚至有女孩儿把这种彩色橡皮筋儿,戴在手腕上当作首饰,类似于杨白劳给喜儿买的红头绳。
别看这些橡皮筋儿不起眼,利润率其实挺高的。
“五毛钱七个,一块钱十五个!”
身材瘦小的小贩带着职业微笑回道。
这东西供销社可是不卖的,民间的进货渠道,林松并不清楚。
不过,他记得公社的集市上好像也是这个价格。
“呵呵!”林松微微一笑道,“老板,能便宜点儿吗?”
“就这个价儿!”小贩瞥了一眼,语气里有点儿不耐烦。
反正是小东西,损失一个客户根本无所谓,更何况是个男客户。
“如果我多买点儿,能便宜吗?”林松故意拉长了语气。
“你能要多少?”小贩仍旧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男的也就是给妹妹或者媳妇儿顺便买几根而已。
“一千个!”
林松看着小贩,认真说道。
“哦,你是想搞批发是吧?”小贩语气一下子恭敬了起来,“好说,好说!”
“嗯···”
他向上翻着眼珠想了一会儿言道:“六十,一千个六十块!”
“哈哈哈哈···”
林松听完突然大笑了起来,一块钱十五个,合着一下子买几十块钱的,就多饶了一百个是吧?
这不是拿人当冤大头嘛!
“三十!”林松伸出三根手指,“要卖就卖,不卖我就到别处转转去!”
他知道橡皮筋机器生产效率极高,出厂价非常低,做这种小生意主要就是耗费个人工而已,一块钱三十个都还有的赚!
当然,砍价一上来肯定是先往死里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