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饼三个字跃然于饼上,字迹圆润肥鼓,俏皮可爱,她也辨不出这是什么字体,只觉得十分好看。
谢宣得了趣,也想按印,惠娘也不拘着他,小心嘱咐了他几句,由着他把剩下的饼按完。
未几多时,一盘盘的鲜花饼烤制好了,满屋都是麦香和花香。
谢宣在旁边馋的打转转,惠娘会心一笑,拿了个小碗出来,用筷子夹了两块鲜花饼递给他道:“跟你爹一块吃。”
谢宣点点头,端着碗朝书房跑去,谢壑只掰了一点儿尝了尝味,饼皮非常酥,一碰就掉渣,像雪一样松软,里面的馅料却非常香甜,用料十分扎实,咬下去满满一口的玫瑰香气又不腻,很合他的口味,他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鲜花饼!跟这块鲜花饼相比,他以前吃的那些全都可以埋了,不值一提。
“无敌了!”谢宣吹了吹饼上的热气满足道,“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这么香甜的点心就好了。”
谢壑见缝插针劝学道:“考上状元的话,别说天天吃,顿顿吃都行!”
谢宣忙中抽闲,抬头看了他爹一眼,鼓励道:“爹爹勉之。”
谢壑:“……”
“谢宣!阿宣!阿宣!咱娘做了什么这么香?!”一道魔音入耳,谢宣手中的筷子抖了抖,饼差点掉在地上,他嗷一声窜出去,手里端着个小碗,誓死捍卫道,“那是我娘!我娘什么都没做!”
“你在吃什么?”柱子趴在墙头喊道。
谢宣一边爬梯登高,一边捧着小碗道:“你只许吃一口。”说着,他撕了一小块鲜花饼给柱子。
柱子也不嫌烫,直接捧在手心里,奉若珍宝,他试探着舔了舔,蓦然睁大眼睛,这是什么绝世美味?!他第一次吃!!他当即舍不得吃了,只小心翼翼的抿舔着,而后郑重其事的跟谢宣商量道:“依咱娘的手艺,再养活一个儿子应该也不算难事儿吧。”
谢宣鄙薄的看了他一眼道:“狗都不嫌家贫呢。”
柱子边舔鲜花饼边说道:“我不是嫌家里穷,我娘做饭忒……”他还没说完,就听脚下一阵骂:“小兔崽子!你快把鸡笼子踩坏了,赶紧滚下来。”
柱子被他娘揪走,其实他娘也是怕他去谢家要吃的,谢家日子艰难,惠娘好不容易想个营生,小孩子多一口少一口的打什么紧?只要柱子一趴墙头,哪次不给啊!
柱子娘想了想,将刚刚蒸好的切糕切了一小碗递给柱子道:“没事儿别爬墙,这么大了像什么话,喏,这个给你和阿宣去吃吧!”想了想,她又嘱咐道,“走正门!”
“好嘞!”柱子笑道。
第18章
次日清晨,谢老汉套了牛车拉着老妻和惠娘一家子去往县城。
谢家的牛是租的军中的,年岁很老了,任由吆喝鞭打只会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幸好一行人出发的早,这才跟它磨得起。
薛氏不停的和谢老汉合计着粮种的事儿,惠娘和谢壑都不会种田,由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哎,怎么能如此一刀切,我们一路上省吃俭用从汴梁到熙州,就是留粮种钱,这下倒好了,屯官强贷青苗钱,不要也得要,忙活一季除了赋税、本钱,还得交青苗钱的利息,岂有此理。”薛氏叹息道。
惠娘纳闷的问道:“官府借贷难道不是自愿的?怎么还能强行推广?”
“民间是自愿的,可军中屯田的军户都是统一要求必须强贷青苗钱,军中好多攒些粮饷,每到秋后西秦人都蠢蠢欲动,以防万一,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要打仗哩。”薛氏无奈道。
谢老汉只顾埋头赶车,他从了一辈子的军,上面说让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只是屯田的军户负担也着实重些,他只能想法子买些好粮种精心伺候着那二十亩的田地,以盼求能多打些粮,家里的日子能够好过些。
谢老汉轻声叹了一口气,虽说还有些家底,可到底是兄弟的买命钱,他得留着做个念想并舍不得花,前些年三弟被上面召走,说什么光复桂州去,一走多年,桂州光复了,三弟也埋骨在了他乡,因着那时三弟在军中已是小头目了,抚恤金给的也说得过去,照如今的情况看,那抚恤金不大能留得住了。
谢老汉不禁悲从中来,等他死之后他们这一大家子也就绝了后了,说到底还是老天不开眼啊。
一行人在闲谈中赶到县城,众人下车排队等候看门的守卫查检过所,交进城费,谢壑主动把沉重的竹筐背了起来,惠娘跟在他身后,手中牢牢的牵着谢宣。
将将快轮到他们的时候,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开道的声音,城中守卫也不查过所了,示意排队的人靠边站站,有差役过来举着鞭子来清道,行人纷纷垂头避让,众人皆知约摸有大官要途径此地。
谢宣年纪小,还没见过这种阵仗,引颈垫脚去看,却看到一团花花绿绿的锦衣人骑马护轿随侍左右,他连个大官毛都没看到。
谢壑抬眼看着仪仗中的“谢”字牌和临安侯府的家徽标志,不由怔了怔,这时忽听一旁同在排队的人讲:“这可真气派,一辈子有这么一次也就值了。”
旁边的人嗤笑一声道:“这算什么,咱们看着威风凛凛,说不定在人家眼里已是寒酸委屈了呢,你可知这是谁的仪仗?”
有人来了兴趣,问:“谁的仪仗?”
“陕甘道学政谢京的仪仗,临安谢氏在咱们西陲不显,在江南一带可是数一数二的名门世家。”这人身穿青色长袍,看样子是个读书人,对此任学政的身世可谓是了如指掌,虽然都是些一查便知、无足轻重的小事儿,可此等见识已经让他在一群人中极为显眼,很是沾光受了一番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