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凭什么呀,知州大人收了他们十万两白银,曹问那帮穷鬼把家里的?墙皮刮了都凑不出十万两白银来,凭什么和他们一样的?待遇?!
一时之间,州衙里的?气氛就像隐而不沸的锅镬,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咕噜咕噜的?响,作沸腾状。
这一切尽收谢宣眼底,他知道,他就是故意的?,作为一州之长官要雨露均沾,不可厚此薄彼。
到了休沐那日,谢宣换了一身丝麻衣衫,带上?伏远山,骑着小毛驴踢踢踏踏的?往约定好的?地方行去。
曹问说的地方不在城中的茶楼酒肆,而是城东的?杏林深处。
正值杏子黄熟之时,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是世间任何一个调香圣手都复刻不出来的?味道。
郁郁葱葱中点缀着金黄,便是最?好的?一副丹青画卷。
杏林很是茂密,谢宣下了毛驴,信步游走在林间。
忽而,不远处传来一道呵斥声:“不要再吃这些甜杏了,都满嘴疮了还吃?也?不怕被阎王叫了去。”
紧接着传来一道尖锐的?哭声,声调很高,一听便知是个年岁不大的?孩子在哭,此子边哭边含含糊糊的?说道:“阿娘,我饿。”
“忍着,阿娘这就煮点藿羹与你吃,莫要吵闹了。”
谢宣的?脚步没?有停,依旧在林间走着,杏林越走越深,树上?硕果累累,没?有来得及摘的?模样。
这时在林间穿梭的?,有不少是衣衫褴褛的?农人,他们打着赤膊,皮肤被太阳晒成油亮的?枣红色,皱皱巴巴的?脸上?满是赶紧干活的?紧张感与看到生人的?局促感,无论男女老幼,他们每个人都很瘦,瘦骨嶙峋的?,像地主老财家里堆叠的?木柴,火一点便成灰了。
曹问站在不远的?地方向他作揖道:“谢大人这边请!”说着,他右臂往旁边一伸,将谢宣引了过去。
谢宣朝着他指示的?方向往里一走,却见一处空地上?摆放了一张四角桌,桌上?有一壶热水,数个茶杯。
不远处搭了个简易的?灶台,人们都围绕着灶台忙碌着,见谢宣来了,连忙起身过来拜见,都是州衙里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小吏,他们多在下面跟乡民打交道,不常在州衙里,有几个谢宣还面生来着,曹问一一为?谢宣介绍着。
众人见过面后,伏远山随手拎了个粗糙的?杌子放在谢宣身后,谢宣随着坐下。
“我看知州大人面容可亲,少年俊杰,怎么就跟赵方令、许信义那帮人同?流合污了?!”
说话的?是个年轻男子,眉眼生的?冷肃,下颌轮廓十分明显,鼻梁很高挺,有着刀削斧刻般的?侧脸,若不是他瘦的?只剩皮包骨头,说不定是个十分英俊的?男子,只是开口之言过于冒失。
曹问暗中横了他一眼,这才出口对谢宣解释道:“这是衙门里的?典史,炖得一手好鱼,今日特意请他来帮忙的?。”
伏远山点了点头回讽道:“原来是典史啊,我说怎么一开口就是审犯人的?口吻?便是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见了主子也?没?这样说话的?。”
那典史听伏远山如此说,忽然闷下头去,不再说话,不是他不想?说了,是对方的?家世他这种微末之人招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