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春,才刚过了年,是勋就带着张既、夏侯兰、孙汶三人,自安邑北上,渡过汾水,向河东郡的北部二县进发。夏侯兰建议说:“高幹若自北路杀来,可有二途。一乃沿汾水西南下,则我当与匈奴并拒之;二乃自蒲子、北屈二县南来,则汾北的冀亭、皮氏,为不得不守之险要。若能阻敌于汾水以北,则安邑无忧矣。”
战略统筹并非是勋所长,但经过前一世对各种史料的研读,以及朋友之间、网络之上的多年纸上谈兵,他在这方面的见识便已然超越这时代绝大多数士人了。故而以他的能力,很轻松就能明白和理解夏侯兰所言,当即点头,便在渡过汾水之后,留下张既在冀亭筑城——皮氏本有县城,行文其令加固城墙,谨慎防守便是。
正如夏侯兰所说,只要能够守住汾河北岸这两个要点,则安邑等腹心之地便不虞有失,至于北方那两个县,要是情况不妙,干脆迁徙人民,坚壁清野,把土地都放空给袁军算了。
啊等等,我还有矿场在{壶口山呢……恐怕亦不得不壮士断腕,泣血而舍了。
想到矿场,他便下令略绕一绕路,先前往壶口山勘察。等到了地方,曾二狗恭敬远迎,随即便领着是勋去查看挖煤情况——只见山中数座矿洞相连,不时有满身漆黑、骨瘦如柴、目光空洞、精神萎靡的苦工背着竹篓从洞中手脚并用地爬出来。他不禁转过头去再瞧一眼曾二狗,只见这家伙比初见时要白皙了很多,面色也显红润。甚至都隐隐地有小肚子朝前鼓出。估计原本这厮也是亲自下矿劳作的。自打从是勋手中接收了近千名苦工。那就彻底转变为光劳心而不劳力的工场主啦。
这简直就是一黑心小煤窑啊,曾二狗就是黑心煤老板哪……
打听之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曾二狗的煤矿已经采煤近七万斤,平均每天两千多斤——还不包括前期开掘矿洞的时间,但交给他的苦工,也已累死、病死了将近一百多人,平均每天死三个。是勋不禁暗中喟叹。自家未上战场,脚下便已累累白骨了,虽是无奈之举,却终究无法释怀。当下不忍再看,转过头去便待匆匆离开。
可是正如上回在临汾县中偶尔发现煤堆一般,他才要走,却突然又停住了脚步,眼角余光所及,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东西。当下抬起马鞭来一指:“此人为谁?”
原来矿洞外一棵大树下,铺着一张破旧的草席。有个年轻人穿着短衣,姿势非常标准地屈膝跪坐在席上。苦工们背了煤过来。请他验看了,便发给一枚竹筹。是勋所指,正是此人。
曾二狗赶紧跟过来解释说:“这些工人,每日要掘出二十筐煤,集全了二十个筹,才有饭吃……”
是勋不耐烦地加重了语气:“吾问此人为谁?哪里来的?”
他当然知道发竹筹是在计件,也明白曾二狗找个人协助管理、发筹,乃情理中事。才到矿洞附近,他便看到这个发筹人了,当时并未在意,但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却偶尔瞟见那人于闲暇之时,竟然手捧一卷竹简,摇头晃脑地在诵念——这是个读书人呀,曾二狗是从哪儿找来的?
曾二狗回答道:“此人名叫贾车,便是长官所赐之人,才挖了一天的煤,便吃不得苦,寻我告饶,说他识文断字,又通算术,可以为我计筹。小人见他老实,测验之下,果有实学,也便允了。至今倒是未出任何差错。”
是勋听了这话,不禁眉头紧皱,背着双手,三两步便走到那贾车面前。贾车见了,急忙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施礼。是勋开口便问:“汝叫贾车?”
“上官恐误听了,小人名叫贾衢,通衢之衢。”
是勋直截了当地问道:“昔日吾出汝等平阳,在临汾县中,凡识文断字或有它一技之长者,皆拣选出来,无能者才送来掘矿。汝既能识字,好读书,如何倒来了这里?”
贾衢微微苦笑,回答道:“为替家内兄也。”
原来临汾县令朱彦做事挺认真,他在统计难民的资料的时候,对于那些自称识文断字的,全都要当场测验。贾衢的妻兄名叫柳孚,本来也是个读书人,但在给匈奴人为奴的时候,被打伤了手臂,又向来高度近视——正因如此,在匈奴人看来纯是废物,所以才会把他交给是勋——加之胆战心惊之下无法读写。贾衢听说无所长者都可能被驱出河东郡去,故而假冒其名,帮忙通过了测试。最终柳孚被分派去某县做官役,贾衢却被送来了黑煤窑。
讲完前因后果,贾衢最后长叹一声:“若知要来此不见天日处,余昔日必不敢为此也。”
是勋注目贾衢,捋捋胡须,不禁对这个年轻人感起兴趣来了。并不在于贾衢能写会算——这年月识字的人虽然不多,但混迹士人群中的是勋,还真不会把普通读书人当宝贝——而在于贾衢见到自己以后,态度虽然恭敬,但是绝不卑屈,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言辞便给,便颇有当日张德容在左冯翊时的风采。不想草野之间,还有这般人物,其名虽不著史,却亦未可小觑啊。
“汝是哪里人,表字如何称呼,如何陷身匈奴之中?”
贾衢答道:“余乃襄陵人氏,本亦县内显族,惜少孤家贫,因而往依外兄于平阳。匈奴占据平阳,不幸被掳为奴。小字梁道。”
“贾衢贾梁道?”是勋略一沉吟,已知究竟,不禁微笑起来,“汝可愿入我门下么?”
贾衢之名,是勋几无印象,但加上本籍襄陵。其字“梁道”。脑海中的零碎片段也便得以拼合起来了。史书曾言。此人少年时与同辈游戏,即好模仿军伍之事,其祖父贾习异之,云:“汝大必为将。”口传其兵法数万言。
长大以后,贾衢自河东小吏做起,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官至豫州刺史,曾经力挫孙权。救出了被围的大司马曹休,死后谥为肃侯。《三国志》中,即以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扬州刺史温恢、并州刺史梁习、凉州刺史张既,与此贾衢等六人合为一传,誉之为“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实汉魏之际的名臣也。
当然啦,史书上并未用贾衢之名,这人后来改了名字。叫做贾逵,而其长子。便是后来司马家的第一忠犬——贾充贾公闾。
是勋心中暗自得意:“吾昔荐刘元颖,关中得张德容,不想今日又得贾梁道,此莫非天意乎?”
是勋自认为并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即便官居侍中,守牧河东,真正有骨气的士人,也不会一闻其名就纳头便拜,如同很多不靠谱的穿越小说那样。然而贾衢被送来矿上,做个小小的计筹员,还每天看到会有死人被抬出去草草埋掉,就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突然间光芒闪现,郡太守竟然要收自己做门客,那还有不满口答应的道理吗?为脱苦海,骨气啥的也便只好抛诸脑后了。急忙下拜:“愿为主公效死!”
是勋当即就带着贾衢上路,并且很快便为自己能够发掘出这个人才而感到欢欣不已。原来贾衢虽然家贫,贾氏却是襄陵大族,亲朋故友遍布河东郡内,故而他少年时代,各处访亲、游历,对于郡内的道路是很熟悉的。是勋此番北巡蒲子、北屈二县,自然也找了向导,但那些向导多为兵丁、小吏,除了识路外别无所长,不似贾衢,各地的风物、人情,乃至历史、掌故,全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使得是勋旅途绝不寂寞。
自壶口山北上,不日即抵达北屈县城。县令出城相迎,接入衙署,呈递计簿——全县共户七百,口三千七百,真是贫瘠得令人难以想象……
而且北屈城防也很薄弱,就跟是勋起家的?邯城有得一拼,土兵不足百名。这样的城墙,一推就倒,这样的兵丁,一扫就空,别说阻挡袁军南下了,就连普通三五十人的匪帮都难以剿捕。是勋望望身旁的夏侯兰、孙汶,二人都是面色铁青,看起来,这北屈县城,是非放弃不可的啦。
至于老百姓嘛,也不用迁居了,高幹真想要这个大包袱,就让他来背好了……
出了北屈,继续北上蒲子,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所经过的道路本就狭窄,又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必须牵马步行,不过越是这样,是勋等人反倒越是踏实——看起来,并州若派大军杀来,便不可能由此南下,部队根本就排不开嘛,等走到汾水岸边,不用抵挡,他们自己就先累死了。
是勋几乎就没有心思继续前进,再去蒲子受罪了。那晚宿在野外,他跟随从们商量,夏侯兰和孙汶都表赞同,咱还是赶紧掉头回去吧,贾衢却说:“左右不过两日的行程,主公既为郡守,又岂可不往蒲子巡视?”是勋瞟了他一眼:“又何必劳我亲往?不如任卿为督邮曹掾,代往蒲子一行,如何?”
贾衢恭恭敬敬地答道:“既是主公有命,衢又焉敢不遵?衢在蒲子县内有一故友,素有智计,可为主公延揽之,未知主公其有意否?”
是勋随口问道:“哪里人,是何姓名?”
贾衢答道:“本太原中都人也,先司徒王公(王允)见而异之,后其兄为人所害,乃手刃仇人,举家避来河东——姓孙名资,字彦龙。”
是勋走得累了,原本铺席于地,斜倚着一棵大树,正在放松腿脚,听了贾衢的话,不自禁地便直起腰来:“孙彦龙?吾当亲往访之!”(未完待续。。)
ps:今天……好吧,过午夜了,总之,两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