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那站在审判席上的那维莱特,那双海蓝色的眸子当中闪过一抹紫色的雷芒。
无论是他穿越前还是在他穿越后,他都无法理解那维莱特为什么会这么急切的需要一个答案。
你都知道她一直在探查问题的根源了、你都知道她救下了那么多人了,为什么还是那么的不依不饶?
那些所谓的真相在生命的重量之前真的重要吗?”
现在的版本:
“他看着那站在审判席上的那维莱特,那双海蓝色的眸子当中闪过一抹紫色的雷芒。
虽然从辅政官的角度出发,他能理解那维莱特的那些做法,但
作为拥有剧本的他来说,他对于那维莱特的做法多多少少有些难以接受。
在他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外界看来,芙宁娜明明拯救了一个白淞镇的人,而他只是被断定为意外失踪,并非是真正的死亡
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真相,真的要比放在天平另一端的生命更重要吗?
她已经拯救了一个城镇的人了啊
这不恰恰证明真相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没有真相她也救下了绝大多数人啊”
5为什么感觉除了芙宁娜之外其他的角色都在挨骂呢?有些让人费解明明他们做的都是自己视角内正确的事情啊?
答:这一点是我的问题,我应该多写一点角色的内心活动的。
常明对于他们有情绪也是正常的,因为他对那维莱特有一种持有着上帝视角的拧巴感,所以怎么做都觉得不太对劲,所以他的表情一直都是“平静的”,而非是愤怒之类的。
而对于娜维娅,常明则是作为一个长辈的恨铁不成钢,因为舆论战这种东西本身就上不得台面,哪怕是为了真正的正义或者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件事都算不得正义之事。
你可以为弱小者发声,可以争取绝大部分人的权益,但你不能用一种激化社会矛盾的形式来做这件事。
试想一下,如果以后有一个须弥的商会要和刺玫会合作,结果刺玫会的竞争对手说刺玫会曾经引导民众情绪,引发小规模暴动,你觉得这个商会还会和刺玫会合作吗?
作为娜维娅的长辈,常明应该去做这件事,以防止刺玫会被人说闲话,同时防止娜维娅之后做出来类似的事情。
这是他作为长辈,作为叔叔(?)的责任。
至于对于愚人众也就是林尼和琳妮特他们,他的情绪始终都是很平稳的,就是:小孩子别插话,我和你们家大人谈。
因为林尼他们不可能把阿蕾奇诺交代的事情全说出来,为了省事,常明肯定和boss面对面沟通效率是最高的。
还有一个我从开书的时候就一直摁着的伏笔,到现在都没有填充。
好了,以上就是第一个板块的全部内容,所谓挨打要立正,作为一个刚刚入行一年的网文作者,虚心接受意见才是重要的事情。
毕竟从成绩上来看,这一年我的提升确实不小。
——————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也就是创作思路。
我在写罪人舞步旋的细纲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在罪人舞步旋前后,大家对于芙宁娜的风评就是两个极端呢?
或者说浅看剧情的人和发现剧情有大的要来了的人为什么对于芙宁娜的评价不同?
我想了一个晚上,最终我想明白了,是信息差。
是收到视角限制的信息差带来的结果。
从三次元的角度上来说,罪人舞步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以及上帝视角,让一切都得到了解答。
芙宁娜浮夸的行为、缄默不言并非是不负责任而是迫不得已等等等等各种爆炸的信息直接拓展了应该有的视角。
这种变化是玩家所接收到的信息不一样所产生的变化。
而常明作为一个玩家,他会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到玩家的视角当中,以玩家的视角来审视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的内心活动再三强调他理解他们的行为,但是却从来都没有深度认可。
这一点,我所体现的便是“常明对于那维莱特的态度”,也就是第一百六十八章对于那维莱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