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初是老熟人了,他们一起拿了陈省身数学奖,站在了同一个颁奖台上。
高振明只是第二次见到,而上一次见到,只是远远看了一眼,根本没有说过话。
提起高振明,必须要提到他的学生张鹤。
高振明担心张鹤博士毕业无法找到适合的稳定高校岗位,就推荐他去了西海大学,后来才知道西海大学是有内幕消息,提前签了一批代数几何学者。
所以高振明见到王浩都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他感觉自己是被坑了个极为优秀的学生。
王浩倒是没什么特别感觉,因为他和西海大学是受益方,见到高振明也热情的说道,“张鹤非常优秀,现在他是我们计算组的核心之一,已经升到组长了。”
高振明听到王浩的话,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张鹤是他的优秀学生,学生的事业能够有提升,自然是个好消息,但提升是在西海大学,而不是首都大学。
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他应该感到高兴;站在首都大学教职工的立场上,他就感觉很郁闷了。
高振明还是摇了摇头,说笑,“王教授,我还是要谢谢你。”
“哦?”
王浩有些不明白。
“如果今年我能够成功的选上院士,和你的研究分不开啊!”高振明感叹的说了一句,“代数几何,已经不是曾经的代数几何了。”
王浩顿时明白过来。
今年的院士增选,因为他的参加导致其他数学学者受到影响,但因为他的微观性态研究,却让代数几何领域学者大大受益。
高振明是代数几何领域的顶尖学者,甚至说,放在世界上都能排上名次。
以前的时候,代数几何只是小领域,各种大类的国际数学奖项都很少见到代数几何的学者。
现在不同了。
代数几何成为了‘超导领域的应用数学’,代数几何学者的地位大大提升,顶尖代数几何学者自然是天然的受益人。
高振明确实是顶尖级别的代数几何学者,但放在以前,他想通过院士增选还是很不容易,因为代数几何是小众学科,研究对于应用也没什么贡献。
现在伴随着学科地位提升,他个人的学术地位大大提升,选上院士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
王浩笑道,“高教授,伱太客气了,代数几何本来就是很好的领域,现在能走到这一步,凭借的也是你个人的能力。”
两人就着话题谈了起来。
高振明对于代数几何方向,在超导理论机制的应用以及理论研究感方向兴趣。
王浩道,“卡切尔正在做半拓扑微观形态表达的简化工作,我觉得,高教授,你也可以考虑做这个方向的研究。”
“你们是一起研究吗?”高振明感兴趣的问道。
王浩道,“我和林伯涵、卡切尔一起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在理论上有突破,半拓扑微观形态领域,我认为,还是拓扑学结合代数几何,两个学科联系在一起更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面一句话让高振明很不理解,他也对微观形态表达的简化有过研究,发现只需要代数几何就好。
另外,代数几何联系拓扑学,简直都有些不可想象,因为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微观形态的研究也是半拓扑的表达,而那是底层理论的研究,后续再进行联系就找不到方向了。
高振明问道,“你们的研究有成果吗?”
“有一点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