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襄子是其父赵简子身份最低的庶子,而赵简子,当时已经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太子赵伯鲁。
赵襄子因为他的聪慧成为了继承人,但是他以庶子的身份成为了族长,即使其中他经过了赵简子的考验,在其他的兄弟们都没有展现足够的智谋的时候证明了自己,仍旧不能改变以庶代嫡的事实。
赵襄子最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有五个儿子,但是,他要将兄长赵伯鲁的后代作为继承人。
因为赵伯鲁和其子代成君赵周早逝,最后继承了赵襄子的位置的,是赵伯鲁的孙子、赵周之子赵浣【huan四声】,也就是赵献子。
虽然赵献子曾经被赵桓子【赵襄子幼弟】篡位,但是一年之后,他还是成功地继承了赵襄子的位置。
被叔祖归还了位置的好运的赵献子,就是赵国开国国君赵烈王赵籍的父亲。
赵烈王死后,他的太子赵章因为年幼,而被赵烈王的弟弟赵武王夺去了王位。
历史又重演了。
赵武王死后,赵国人又重新拥立了赵章成为赵国国君,也就是赵敬王。
赵武王的儿子赵朝心存不甘。
新任赵王想要将赵都从中牟迁往邯郸,赵朝乘机作乱。
可惜,有如此之多的前车之鉴,赵王章没有让赵朝成功。
公子朝因此,投奔了魏国。
这件事情发生在观源将要回到秦国的时候。
魏国想要趁机插手赵国内政,于是,魏国派出了大军,帮助公子朝进攻赵国的新都邯郸。
最后,魏王遭受到了当头一击。
魏军失败了,而魏赵关系,亦是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魏赵之战结束在秦国新君继位之后。
观源只需要派人轻描淡写地一游说,本需要在三年后才发生的魏赵之战,便提前发生了。
赵王刚迁了新都——战略要地邯郸,还破灭了堂弟公子朝的篡位之谋,正是高兴的时候,结果,就因为魏国的关系,差点失却掉大片国土、被围死在邯郸城中,心中很是不忿。
原本顾虑着要保存实力的赵王,被游说完了之后,便对魏国的附属国卫国迅速燃起了兴趣。
赵王觉得,说客说的很不错。
如今赵军大胜了魏国,正是士气正旺的时候,而且魏国出兵本就是他们理亏,赵国只不过对魏国的附属国卫国出兵而已,魏国怎么可能会再次得罪赵国?
说不定,为了交好赵国,魏国也只会意思意思地出个兵,便完事了呢!
而卫国本身,呵,一个早就衰败的国家,有什么好惧怕的?
听到赵国真的出兵的消息,早就知道这些先秦时代的君主们很傻很天真,很容易被犀利的口才打动的观源笑而不语。
有时候,说客说的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也只是听起来很有道理而已。
秦元王二年、赵敬王二年,三月,赵国出兵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