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李二不知道啊。
心爱的女儿给了他梯子下,又特意让李君羡留下好好安慰一下他夫人,李二觉得兕子宝贝儿果然是贴心小棉袄。
留下了让皇帝更多脑补的时间,李承乾等人笑着陪着李世民去了长孙家的前宅。
至于之前他们为什么会闯到后院女眷们的地盘……
真的只是兕子要先去看舅母,然后女控爹拉上他们一起陪着去的而已,真的!
等到回宫的时候,昭阳公主被禁足了,而李君羡将军的夫人在受封韩郡夫人的同时,得到了一大批的赏赐。
女儿太烦心,皇帝陛下也不想留在长安看她和商户之子成亲的闹剧。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出兵高句丽。
这场比历史上早来了四年的战役,却和历史上一样,以唐军的失败而告终。
这是李世民征战多年来,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失败。
李世民想到了盛极一时却同样二世而亡的大隋。
谥号为炀的隋帝杨广,是他的表叔。
大隋兵力的衰竭,源于杨广三次远征高句丽,最后却因□□上国的“仁慈”,生生的,让数降数叛的高句丽将领乙支文德,水淹三十万隋军,让那些阵亡异乡的汉人尸骸,被乙支文德修建成了体现他的英勇的“京观”。
阵亡异乡无处埋骨已是悲惨,尸骸为异族所用,修为观堂,更是耻辱。
而同样是因为□□上国的“仁慈”,高句丽每一次诈降,唐军都因此被迫停止行动,李世民也重蹈了他的表叔父的覆辙。
回到长安,李世民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好。
昭阳又因为她与夫家不和一直在他面前闹腾,弄得他头疼不已。
这时候,从齐州传来了一则消息。
长史权万纪死了。
齐王李佑反了。
李世民蹭地站起来,拿剑生生砍下了御案的案角。
李世民的儿子里,很是有几个不争气的。
当年目标最大的,是吴王李恪。
此君喜好游猎,不理庶务。
同样喜欢游猎,但是对度还是很有把握的李世民就不太喜欢他。
更重要的是,手下人因为吴王游猎过度、毁坏庄稼把他弹劾了。
皇后的嫡子们没有就藩,李二陛下又宠爱的紧,财物、美名、宠爱一个不缺,于是他们表现的自然是很有风度的。
和嫡子们相比,吴王李恪简直是品行不端,带坏兄弟的典范。
李世民下诏免去了他安州都督的官职,并且削减了他三百户的封户。
可是儿子到底还是要管的。
于是老权上了。
作为有皇帝撑腰的长史,权万纪这个吴王的老师当的舒心啊,吴王要是一有什么错处就使劲儿说。李恪一看,算了,这家伙太烦人,还是改了吧。
最后在权老师的帮助下收敛许多的吴王,还得到了尊师的美名。
李二看权老师干的不错,就把他派给了自己另一个纨绔儿子,齐王李佑当长史。
可是李佑和李恪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