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扩大公司的工程队伍,招收更多有经验的工人和工程师;
第二步,在已探明位置的三个油田上架设13个开采平台,使福克兰群岛的石油开采工作进入正常状态;
第三步,钻探新的油田。
部分新钻探的油田立即实施开采,部分暂时封存,什么时候开采视国际形式和原油价格而定。
这是各国政府和石油公司的普遍做法。
这份计划讲究的是循序渐进,正好可以给科龙提供更充足的长成时间,毕竟科龙的技术储备还太薄弱。
此外,科龙还正在筹备炼油厂。
炼油厂选址在新界大埔区北部靠海的一个港湾,这里多山地丘陵,住的人很少,看起来很荒凉。
虽然因为地形问题,施工难度较大,但也没有办法。
以此同时,英国BP石油、壳牌石油、康菲石油等国家石油公司迅速与英国政府达成了协议。
把福克兰群岛剩余的东部、东南、南部等海域的石油钻勘权瓜分了。
虽然已经能确定福克兰群岛周边海域的海底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这只是理论上的。
想要开采还需确定油田的具体位置和探明海底地质结构,找到最佳的钻井位置。
数家公司的钻探平台在科龙石油公司的开采平台打下第一口油井时,也开始了各自的钻探活动。
动作不可谓不快。
看来英国政府是想趁当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福克兰群岛海域石油的开采造成一种既定事实,
以后即使阿根廷回过气来再拿福克兰群岛说事,英国也能占据完全的主动。
至此,由石油引发的福克兰群岛紧张局势应该说是逐渐趋于缓和了,随着时间推移会最终平息。
尽管阿根廷不会就此放弃福克兰群岛,但再次爆发争端至少也是数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在这次事件中,除了英国和阿根廷这两个当时国家之外,还有一个人格外受到了舆论的关注。
那就是卫雄。
他最先对福克兰群岛周边海域进行石油钻探,并且是与英国签署了开采协议的科龙石油的控股股东。
这不得不让人侧目。
办公室内,卫雄与《时代》周刊的记者福克斯相对而坐,这是卫雄第二次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福克斯便是上次专访的那位美女记者。
“很高兴能再次对您进行专访,如果我没记错,距离上次专访刚好过去一年,是见过得真快。”
“在这一年里,你的动作很大。”
“比如捷豹第二季度的销售量超过了26万辆,超越日本丰田,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卫雄微笑的说:“说实话我对这个数据并不感到惊讶。”
“英国拥有非常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技术也很先进,以前之所以不景气,原因是多面的。”
“比如思想保守、营销策略失误、售后服务滞后等等。”
“但这些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大家都看到了,自我成立捷豹集团后,这种情况有了根本的改变。”
“如今捷豹不仅拥有最出色的外形,优越的性能。”
“还采取直营和加盟并轨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以及行业内最优质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