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别的意思。”感觉余笙不喜欢自己被这样形容,胡文辉简单的解释了一句便转移话题,“我送你们回去吧。”
“不用。”余笙拒绝,却没有表现出要跟翠巧离开派出所的意思。“我让翠巧带我过来,也不全是为了甩掉跟车的那个老汉。”
胡文辉好奇:“还有别的事?”
余笙郑重的点头。
“今儿我跟翠巧去进货,搁一个批发部老板那儿遇见一个他的客户。他说他那个客户是做饭店生意的,但奇怪的是他说那个人搁他那儿只买醋,还是成箱成箱的买,其他调料啥也不买。”
“光买醋…”胡文辉喃喃。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假钞做旧的方法吧,用醋兑上些清水就能把假钞做旧。”余笙泄了一口气,“我不确定…我就是那么怀疑啊。毕竟那个人,光买醋的行为就挺可疑的。”
胡文辉明白了。“嫂子,你是怀疑那个人有可能跟假钞贩子是一伙儿的?”
“我就是怀疑。”余笙又强调一次,“你们去查查总是好的。”
胡文辉和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二人达成了一种默契。
“嫂子,那你还记得那个人长啥样吗?”胡文辉问。
“这个我还真没注意。当时我正搁那儿挑货呢。你们去问问那个批发部的老板,你只要跟他打听,那老板就知道你说的谁。”
“嫂子,你跟翠巧先到里面坐。你跟我说的这个事,我得跟领导反应一下。”胡文辉请她们到大厅里面去,然后和同事去跟领导汇报。
不多久,他们跟领导一块出来。
“乐副所。”余笙认出胡文辉的领导,就是宋志伟曾经带家去过的乐烽。
之前因为她给报社投稿提及到了渝县派出所,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当然是好方面的影响。当地的派出所还因此被评为了先进单位。派出所的同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知那篇给他们带来荣誉的稿子是余笙写的,还组团去向她表示了感谢。
“余笙?”见到余笙,乐烽还挺意外的。“宋叔他身体还好吧。这段时间忙,也没顾得上去看望他。”
“我也有段时间没见他了。”余笙说,“宋叔叔带着他的班子去河上游去驻村了。今年夏天发水,河上游的几个村子受灾最严重。宋叔叔搁那儿慰问受灾的村民呢。”
“他这个大忙人,还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啊。”乐烽言归正传,“将才小胡给我说的那个举报人,就是你吧。”
“嗯,对。”余笙承认。
胡文辉说:“副所,之前我跟你说的那个在我没有提供任何案情细节的情况下帮我做了很多分析的贵人,就是嫂子。”
乐烽笑道:“她何止是你的贵人。她是咱们整个派出所的贵人。我和所长办公室裱起来的那个剪报,上面的文章就是她写的。”
“哎哟,这个事儿,我还是今儿才知道。”胡文辉意识到自己孤陋寡闻了。
乐烽笑着指了他一下,“倒是你小子,我早就想到你可能和余笙认识嘞。你们两家住的又不远。一说起小红楼,那谁不知道。”
胡文辉傻笑了一下,
乐烽拍了他一下,“走,到办公室说去。”
乐烽领他们到办公室,从余笙口中再次详细的了解了一下情况。
乐烽皱眉,一脸庄严凝重。
“这个线索,还是值得查一下的。”
胡文辉说:“那我现在过去找那批发部的老板。”
乐烽看向他,打量他的穿着。
胡文辉穿的是制度。
乐烽皱了一下眉,“肯定要去。但是不能这样大张旗鼓的去。要是打草惊蛇,那线索很有可能就断嘞。你换身衣裳,去给那老板当一段时间的伙计,查查那个人的底细。”
胡文辉又要去干卧底。
上回他搁余笙的超市干卧底,学习方面的收获不小,希望这次他能有更大的收获。
送余笙和翠巧走的时候,胡文辉嘱咐她们不要对外乱说。
到家之后,翠巧绘声绘色的跟大家伙儿将她们被老汉跟踪的事。
“你们咋不把那老汉引过来?”卫东气势汹汹说,“当时我要搁那儿,看我不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