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为桑,这个政策如果像《大明王朝1566》里演的那样,那对陆灿来说,他就等于是提前知道结局了。
而这结局,自然是失败的。
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则还是大明的核心弊端,土地兼并问题。
官府为了改稻为桑,凿河淹了几个县,让十数万人受灾,最后不得不将手里的良田卖给贵族士绅们。
可以说,这个政策在实施中,地方为了完成改稻为桑政策,做得是天怒人怨的事情。
当然,此时严嵩提请嘉靖帝拍板讨论改稻为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缺钱,都想搞点钱,那么这个时候改稻为桑就提上了正式的日程。
但是,每一个政策经过相互之间彼此实力的对抗之后,最终出台,总有些人会在其中获利,有些人,利益会在其中受损。
陆灿知道,这件事之所以严嵩会提出来,可不就是他们会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么?
所以,当听到今日是商议这个事情时,陆灿就在心里想着,该如何阻止这个政策的实施了。
不为别人,就为了江浙两省无辜的百姓,陆灿也决定要当庭反对严嵩提议的这个政策,哪怕会得罪他。
“内阁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嘉靖问道。
严嵩道:“内阁商量了一下,认为只要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出来,改稻为桑,这样的话,每年就能多产蚕丝1000万两以上,这样的话就能够多支出来丝绸20万匹。”
“丝绸卖到内地是6两一匹,而卖到西洋是15两一匹,也就是说,每年将增加财政收入三百万两,这样就能把来年到期的国债给应对了,而且其余年份,也都将多三百万两收入,缓解财政困局。”
严嵩如是说道。
嘉靖一听,每年能多三百万两的财政收入,眼睛也亮了。
要知道,如今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一千万两,改稻为桑就能增加一年财政的三成银子,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增收啊。
这时,嘉靖到也没有急着拍板,而是问了一个特别根本的性的问题:“那浙江老百姓的农田都改成了桑田,那么浙江老百姓吃什么?”
“从外省调拨,历年都是从外省向浙江调拨700万吨粮食,增加了桑田之后,多调拨点粮食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严嵩回道。
嘉靖点了点头,当下很是满意。
不过,这时徐阶站了出来,质疑道:“严阁老,您有没有考虑过,外省调来的粮一定比自己产的要贵,那么浙江的桑农到底愿不愿意?”
嘉靖一听,也觉得甚有道理,于是看向了严嵩。
这时,方钝回道:“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每亩桑田产的蚕丝只要比每亩农产品产的粮收成要高就可以了。改稻为桑,一亩田的收益,远远高于种粮,那么就算买粮吃,也是非常划算的一笔生意。”
嘉靖点点头,而这个回答,也让徐阶一时无法反驳了。
这时候,皇帝嘉靖显然已经觉得这个政策极为的妥当了,不过在拍板前又加一条:“改的桑田仍然按照农田征税,不许增加赋税。”
说实话,改稻为桑这个政策,光这样听着,还真确实不错。
最起码如果只是做为皇帝的话,缺少对下面的认知的话,换成陆灿,也会支持这个政策。
但是,陆灿知道这个政策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老百姓会第一个反对。
哪怕你嘉靖虽然觉得老百姓也没吃亏,甚至明知老百姓种桑,收益会高于种粮,却还仍然按照粮田来征税,已经是很有爱民之心了。
可是,那又如何?
这个政策到老百姓那里,可就不是这样子了。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的账面上的这个账一算是都能多方共赢的,但是上面的政策一旦往下执行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个经给念歪。
到了具体的执行阶段,就会发现跟上面原来的这个意思完全变了,改稻为桑,这个政策站在严嵩和嘉靖的角度上来说,是不是好意,是好意,前提是所有问题能够执行到位。
但是,了解历史,了解大明官场的人,显然不会相信下面真的够执行到位。
所以,在无人再提出异议,在严嵩都以为这个政策铁定是能实施了的时候,在嘉靖即将要拍板的时候,陆灿站了出来,道:“皇上,臣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