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家南把本子翻给这个榆木脑袋的哥哥看,“你看这里,第一天的十几块钱销售额最高,是有原因的,那天是从早上卖到晚上,卖的还是腌粉这种主食。”
她翻了一页,继续说:“摆了这么多天的摊子,上个周四是利润最多的一天,接近10元,我们卖的是海南鸡饭……”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简家北兴奋地打断了,“我明白了,那我们以后就做这个,天天做海南鸡饭!”
简家南
无可奈何,她的话还没讲完呢,她给了哥哥一个朽木不可雕也的眼神,“听我说完!这是因为那天是清明节,我们本地有吃饭团的习俗,光鸡油饭制成的饭团就卖了一百多个,主要是以量取胜。”
简家北懵懵懂懂,然而妹妹还在继续说:“那天的场景已经不可复制了,一个是因为不能每天都过清明节,第二个是因为爸爸妈妈做这个特别辛苦,要花很长时间,那天过后他们好几天精神都不好。”
简家北:“所以,哪个是最赚钱的又不幸苦的?”
简家南一脸得意:“是粽子和清补凉。每一份清补凉卖一毛钱,粽子要贵些,甜粽子一毛五分,肉粽要两毛。”
“但是积少成多,这样下来每天能有十几块的收入,再刨去成本,就能有将近一半的利润。”
简家南不知道哪根筋长钱里了,她对数字特别敏感,才八岁就知道十个一分是一毛,十个一毛是一块,还会加减减减,轻而易举就能算出赚了多少。
简家北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前天就让妈妈去买粽叶和椰奶,你早就想到这个了。”说完又很疑惑地问:“可是你知道了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说啊?”
简家南:“你懂什么?这还要经过试验才行,我打算记录一下今天的数据,如果也符合我的推论,才跟爸妈说。”
简家北心里佩服,终于松了嘴:“妹妹你真厉害!”
简家南自有一副大家风范,得了夸奖也不激动,点了一下头就继续投身自己的赚钱大业去了。
等到晚上苏琴轩和简阳平回到家,听了女儿郑重汇报的这个发现,都很是惊讶。
苏琴轩先开口了:“真不错,南南你才几岁啊就发现了这些规律。”
她弯腰从抽屉里拿了几张零钱递给简家南,“明天拿去买零食吃吧,想买什么买什么,这些日子咱们一直在辛辛苦苦地摆摊,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呢。”
简阳平一把搂起女儿,亲了她额头,“真棒,还会心疼爸妈了。”
再抓起儿子,蹭了蹭他的额头,“还有北北,也帮了好多忙,是不是,爸爸的小男子汉?”
简家南看着手里的零钱若有所思,然后便把它放到了自己的抽屉里,决定再接再厉,继续丰盈自己的小金库。
第17章平平淡淡才是真
日子不是天天都是波澜壮阔的,平淡的时间占了绝大多数,这天,简阳平和苏琴轩又将两个孩子交付给余春来夫妻两照顾,自己去找学校了。
余春来和她丈夫本来就喜欢两个懂事听话的小孩子,加上苏琴轩也常来她们摊子上帮忙,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等到苏琴轩道谢离去,她才跟一旁的丈夫说:“听说小苏跟小简以前都是厂子里的工人,我算是不明白了,有这么好的工作他们还舍得辞了,要是我们家有人能进厂,咱俩就谢天谢地了。”
余叔摆摆手:“别说这个,一家人有一家人的难处,我们不也是吗,待会我们就好好看着两个孩子,让他们大人放心做事。”
余春来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们家不也是因为给孙子治病才来这摆摊子的吗,也就不再议论简家,看着火车站出口的方向专心等生意上门。
苏琴轩和简阳平今天有要事要办,一直住在短租房也不是个办法,虽然这边生意很好,但是没有学校,没有居民区,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离九月开学只有几个月了,他们要进市里找一找有没有适合两个孩子的学校,能在周边租下来房子就更好了。
火车进站的鸣笛声响起,坐了一个晚上车程的人们饥肠辘辘,一出站就被各种香气吸引过来。
简家小摊子前很快被人围绕了一圈,简家南和哥哥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
妈妈今天做的食物都是成品,只需要两个孩子装袋打包就成。
简家北有条不紊地装好三角馏——一种海南本地著名的风味小吃,盖上东阁粿仔的盖子——这是一种顺滑爽口的甜品,防止汤汁洒落还要加大力气盖得紧些。
简家南则靠着自己熟练的心算,快速地把客人递来的钱收好,又准确地把正确的零钱找回去。
苏琴轩和简阳平站在两个孩子看不见的远处看了会,见两个孩子虽说忙得一刻不停,但也没有出什么岔子,就放心地离开了。
过了这一段早高峰,简家南和哥哥总算可以放松一会。他们擦擦汗,拿起没吃完的糕点继续吃起早餐。
简家南忙了几个小时,外表看上去精疲力尽的,只在机械地进食,头脑却在快速运转。
她在想今天的几种小吃哪一个是最受欢迎的,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受欢迎。正在思考间,旁边突然响起来吵嚷声,听起来还很熟悉,正是哥哥简家北的。
简家南看过去,就看见自己哥哥和一个中年男子吵得不可开交,她听了一会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今天卖的三角馏这种小吃是分甜心和咸心的,甜心里面的馅料是椰丝和糖,咸心里面是咸肉丝和韭菜,甜咸不同,吃起来却是一样的润滑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