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余甲士守城十日,已经是极限了。可是敦煌已陷入如此境地,那可知在敦煌西南,西北的阳关,玉门又是何种状况,但就是这样,同为河西四郡的酒泉,武威,张掖却还是观望态度,可见月氏人收买手段的高超,真是不知那加急的信使还能不能平安到达长安城。
幸得敦煌城高才能坚守这许多天,当卫绾来到城墙之上的时候,那城垛上还有些许的血肉没有被打扫干净。卫绾身着胡服,胡服的颜色向来是鲜亮的,由此,守城的兵士也少有不能认出他的。更何况负责戒备的镇将胡说正在卫绾旁边介绍敦煌城现今的状况。
“幸好大人先前就准备了足够的武器,但现在人越打越少,还请允许敦煌百姓披甲御敌。”
“你也认为那西北营的人,本城主驱使不动?”
“属下……”
“现在是寅时二刻,我要你守到卯时,你可办得到?”
胡说看着城下那月氏人用担架一队一队地将死者搬到篝火处烧了以免碍着前路,当下咬了咬牙:“可。”
第11章第十一章
“守到卯时,自然有人替下你,西北营,本城主的一万两千人已经在路上了。”
只有一万两千人么?胡说心下感到疑惑,可看到卫绾脸上的笑意,还是识相地没有多说什么,城中粮食俱足,这一万两千还是够守到月氏人兵退的。
沈牧正是吊儿郎当地在西北营看侍剑穿戴盔甲,侍剑所率一共是一千八百人,一千□□,八百重步,□□为强弩,重步也是最好的明光铠装备。
侍剑绑好护肩之后,还是忍不住:“你能不能背过去,我又不是脱光了给你看,至于一直盯着我么?”
“你都说了不是脱光了,少瞧上一眼还是多瞧上一眼,又有什么关系。”
“但我看的别扭。”
“好了好了,不看你。”沈牧先是两手遮了下眼睛,随即又放下:“穿好了吧。”
侍剑就知道不能和沈牧斗嘴,只好试了试手边的重盾,那盾有人足有人高,厚度两指厚,他使起来还蛮轻便,点头:“可以了。”
“那就出发吧。”沈牧看着天色,虽然还是朦胧的黑色,但那月氏人可是从寅时就开始攻城了,时不我待。
与侍剑的重装不同,沈牧还是平常衣着,不过袖口和裤腿都扎得紧了,马匹初时便有人牵着,这番也是翻身上马,握着缰绳,她向侍剑道:“兵临城下,我在城门口等你。”
侍剑缓缓回头,那整装待发的士兵已经是汇成了一片乌压压的黑云,明光铠向日,等到日出之时,那光芒照耀人心,谁又能直视他们,谁又敢直视他们。
“出发。”侍剑看着亲卫将营帐牙旗搬了出来,随即挥舞了一下手臂,喊道。
急如鼓点的脚步声,就在敦煌城静无人声的街道上响了起来。
沈牧拍马,马是好马,等到她到了三千轻骑兵的面前,马的前蹄还很悠闲地在原地蹬了蹬。这三千骑兵都是按照月氏人平素的习惯照着练的,中间不少是本家的蓝衣,还有的新人是从十万甲士的精锐中优中取优择出来的,不说别的,在马上用双臂开弓,最少的都能将一石弓的弓弦拉满。
“我们此行只为以逸待劳。”沈牧身为女子,她的身姿在这群兵士中可算的是娇小了,但此时,没有一个人胆敢轻视她的,因为,所有人都在这不到十日的选拔中充分领略到了这个女子的厉害之处。
三千骑兵飞云逐月,那口衔枚,布裹蹄,声势看起来浩浩荡荡的,声响却是比起侍剑的重步兵们要轻上不少。
那安睡于户中的百姓,少有醒的,而醒的才打开门窗,就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敦煌十万甲士,还剩九万余,他们接到的命令比起之前的两支队伍,要显得简单得多:预备出城,追灭之。
卫绾从来不觉得这场他还没有出击的战争会输的,在看到沈牧的头盔出现在城门下的时候,他背着一把剑,手上一根马槊,即是走下城门,不过沈牧可没有要他如愿,勒了缰绳,她一把夺过那将要递给卫绾的缰绳,将卫绾的马给牵了过来:“城主大人还是在城楼上好生看着吧,这一仗,有我足矣。”
卫绾知道这是激起了沈牧的好胜心了,横刀在腰后,沈牧的一只手扶着它,背后的□□在还有些黝黑的天光中,有些寒光。只不过往常只有三十箭的箭筒这时却是密密麻麻地满了,差不多有百箭。看来沈牧还记得自己要做什么。
将战之时,卫绾也不好多说什么,主将确乎也不好亲战,只好道:“不可冒进。”
四扇城门洞开,前面的月氏人才冒头,不过一射之地,沈牧一骑当先,横刀一出,便是教其死命,然后刀回鞘,铁锥枪或挑或刺,端的是灵活无比。
三千骑兵出城门不多许,那护城河边的月氏人便是被整肃一空,还有臂力了得的,一□□穿了人身体,还可拖行几十丈,最后甩出,尸体砸倒一群人,让同伴将那些倒地的人直接捅死。骑兵为后面的重步兵腾出了位置,八百重步依次站好,如同木桩子那般,□□夹杂其中,构成了一道游离的兵线。
城门缓缓关闭了。
月氏王正在和自己的五部首领商量如何引敦煌城出战,这下反倒是不用想了,人家一出手就把先头部队全解决了,虽然是才千余人的散兵,但只这一照面的功夫,怎么就到了这种地步呢,真是怒不可遏。不过月氏这边虽说是三十万人,其实只有二十余万人,大部分都作了围城之用,真正能够随时调用的人反倒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