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请求林老爷子带他去见林凡,希望能尽快开展工作,好得到一丝慰藉。
林老爷子看着林松坚定的眼神,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便带着他来到了林凡所在的办公室。
此时的林凡,正坐在宽敞明亮的书房内,窗外是阳光明媚,但他的心思却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港岛。
林凡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跳跃,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国企革新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独到见解。
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建议,是他对国家未来的一份期许与责任。
然而,这份责任感并未让他忘却即将发生的危机。
随着1978年6月的到来,远在东南亚的“猴子”正酝酿着一场针对华侨的大屠杀。
这不仅是对无辜生命的威胁,更是一场惨剧!
林凡深知自己的力量很是渺小,但自己必须尽快返回港岛,因为在那里,有一场关乎无数人性命的救援行动等待着他去策划和推动。
而港岛上,唯一有能力在浩瀚的大海上实施大规模救援的,便是被誉为“包船王”的鲍钰钢。
这位华商巨擘,不仅掌控着庞大的航运帝国,更以其深远的眼光和强大的实力,成为了华资界的一面旗帜。
但要让包船王出手相助,绝非易事,必须有一个能够触动他内心,同时又能彰显出救援行动紧迫性和重要性的理由。
林凡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九龙仓股票收购案。
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上的较量,更是华资与英资在香港地位争夺的缩影。
九龙仓,这个英资怡和财团的旗舰企业,尽管怡和财团仅持有5%的股份,便能控制九龙仓这个公司的全局。
但在70年代末的香港,随着地价的飙升,华资房地产商的崛起,局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包船王家族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资本实力,逐步增持九龙仓股份,至1978年9月,已拥有20%的股份,成功跻身大股东之列,并进入董事会。
然而,英资怡和财团并未善罢甘休,他们通过其子公司置地公司不断增持九龙仓股份,至12月时,持股比例已与包船王家族相近,一场股权争夺战一触即发。
但在这场看似普通的商战中,林凡早已暗中布局,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和金融手段,悄悄收购了九龙仓19。5%的股份,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隐形力量。
林凡明白,他手中的这些股份,不仅是商业上的筹码,更是他打动包船王,说服其参与海上救援的关键。
他计划将九龙仓股票收购案与即将到来的华侨救援行动相结合,通过展示华资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决心,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来赢得包船王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只有包船王才有这么多的船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