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后来朱棣迁都了北平,但应天还是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被视为明朝的国都。一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的时候,大明确立了“两京制度”。
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南直隶地区经济特别繁荣,在大明时期收上来的税就居全国之首。
另外这个地方还特别注重文化教育,为明朝贡献了特别多的人才和财富,朝廷官员有大半数出自这一边的江南贡院。】
朱元璋眼神微微闪烁,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的,不需要等到后来,现如今大明的官员大多都是南方上来的。
今年洪武十三年,他刚刚才对这事设置了南北榜,就是为了平衡南北方官员,防止南方官员抱团,朝堂上直接成为南方文人的一言堂。这些南方的文臣和学子对他这榜有意见,他也知晓。
“两京制度”……
朱元璋下意识看向朱棣,两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想起前朝元朝的“两都制度”。
大明宫内,此时来自南方的文臣顿时觉得好像有些不妙啊……
【后来还出现了“吏隐”,所谓“吏隐”是指被北平派遣、调遣出去的官员。还有“勋臣”,他们是国家元勋的后代。他们构成了庞大的世袭贵族集团。他们都被安置在了以都城应天为首的南直隶。
“两京制度”的确立,当时是为了大明适应大明新格局时建立和调整的。
都城应天拥有和北平一样的中央机构体系,虽然两者之间权力相差极大,南直隶和北平比不了,但是一代代地积累,后来南直隶便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知名文臣武将数不胜数。
那么,两京制度的弊端出现了,南直隶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明中后期,北平失意的官员和旧日的勋臣之后,聚集在了都城应天,一时间南直隶简直可以说是明中后期反动派聚集地了。
另外从南直隶出身的文臣,大概可以称为明末浙党、东林党开始了不死不休,不可调停的党争,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小的党派,例如楚党、齐党、宣党等等。
党派的势力在后来发展到可以干涉皇帝决策,架空皇帝权利上,再加上后来大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奇葩皇帝,虽说也有几个试图奋进的,也出现了万历中兴这样的局面,但大明的颓势已经是不可挽回了。
沉迷修仙炼丹,几十年上不朝等等的大明中后期令人诟病的皇帝,以及各党各派之间的争斗直接让大明耗到了无法正常运转的地步,那么覆灭也是必然。
这两者相辅相成,葬送了大明王朝。追忆起初期的大明的盛世,真的很难不令人遗恨啊。】
文臣瑟瑟发抖:……
大明的覆灭纵然有皇帝的原因,但此时朱元璋就坐在这里,脸色阴寒地盯着他们这些个文臣。
“糊涂、糊涂!朋党之争损伤的是整个大明的利益,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居然不懂!内耗,又是内耗!”朱元璋恨声道。
朱棣冷哼了一声,“文臣治理国家,呵呵~”
这句话狠狠甩在了一开始说出这句话的文臣脸上,众人脸色惨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