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 > 第118章(第2页)

第118章(第2页)

为什么选用这一本《诗经》呢,我们可以从“万世师表”孔子的话里可以得知,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句话的最后便说到,《诗》里面有鸟兽草木之名,我们想想幼童的教育是不是就从这些基础的认知开始的,并且诗经唱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容易传播和形成印象的。

如此这般,幼童就是一边读诗、一边认字。《诗经》便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文本,所以禁止掉《诗经》这一本书,相当于学生没有了课本,另外学生没有了课本,老师在秦律下也不能教书。

我们知道学知识,除了将字认会之外,还要知道字体本身的意思,这便需要老师的口述教学,当然这也被禁止了,禁书令在大秦到后来的初期的时才被废除,期间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古代的人均寿命真的很短,二十年的时间足够缺失掉一代教师的口述教学了,所以这影响不可谓不大啊!

至于为什么对大秦会有影响呢?

那是因为大秦这个朝代他是以“法令文书御天下”的文书帝国。国家的专制和集权需要靠文书来传达,律法条例一条条都规定写实在文书上确定下来。

虽然大秦是“以法治国,以吏为师”,但在当时是极少数人才能有机会当秦朝的官员的学生的,并且这里面其他六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六国遗民主动去接受大秦秦吏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性的,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儒家在担任教育者这个身份。

另外秦国或许原本的官吏是足够的,但大秦的疆域不同于秦国,底层的秦吏人手分派到六国,又是完完全全不够的。

百姓不认识字,他们怎么去理解你下发的律令,当然你可以说,让认识字的口口相传,但是想一想,在那个年代认识字的普通老百姓能有几个,这远距离的口口相传,很容易把这条律令改得面目全非,或者被有心人在传播的过程中加以篡改。

还有就是长期下去,国家机构底层的小吏人员会越变越少,民间不认识文字的无法担任,但上层贵族又怎么会去任职底层的小吏等呢!时间一场,底层人手不足,律法的正常实施和运转就会越来越有难度。

所以《诗经》这本书的禁止,对大秦的影响确实是比较大的。】

大秦刚刚建立,秦朝的律法大多延续于先人,秦国当年自商鞅变法以来,皆是如此实施。

赢政伸手拧了拧眉心,“这倒也是。如今秦朝的领域远远大于当年的秦国,偏远之处朕总是鞭长莫及。”

“父皇,幅员辽阔,地方底层官员缺失,各处极小的问题会渐渐将大秦捅成筛子的。”扶苏也忧心忡忡。

他小心翼翼,又继续道:“《诗经》既然如此重要,那便……不焚烧了吧?”

赢政面色一凛,回忆起《诗经》中的内容,冷声道:“朕是不会将这赞颂其他六国君王的书册留下来的,难道要让这些人用这书启蒙,又从书中去窥见故国,怀念故国吗?”

赢政极为不乐意,天下尽归他手,既要六国臣服、融合,便需毁去过往的痕迹,一代一代,没有记载的情况下,他们总会忘记自己的祖先是谁。

扶苏还待开口,赢政一个冷戾的眼神制止了他。

赢政:“李斯,既然《诗经》可以作为文本普及民间的教育,那不若你给大秦编套书用于民间幼童启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