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幽州。
庐江王李瑗也正看着天幕,他对身旁倚重的王君廓说道,“洺水城之战,实是危险,若没有罗士信,那今日我都不一定能得到你的辅佐。”
王君廓闻言,心中似有怒意,“毛头小儿罗士信能力不够,惨死也是自然。”
皇帝李渊认为庐江王没有将帅之才,这才将他调到幽州来辅佐此人。
庐江王倚重、信赖他,甚至要与他接成姻亲,他自认自己在幽州已经站稳了脚跟,所以对待庐江王自然也没有过往那般恭敬。
庐江王李瑗却毫无知觉,他非常爱惜王君廓的骁勇强悍。
【王君廓刷领部众一路死战,终于在刘黑闼的包围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唐军的主力军队被刘黑闼的主力队死死拦住,根本无法靠近救援王君廓。
而罗士信则带着两百名士兵趁着这个口子与王君廓完成了换防,进入了城中。
刘黑闼得知唐军这边的行动之后,顿时大惊,他非常担心罗士信带了精锐的士兵进去会加强洺水县的城防,于是下定决心,不再打消耗战,而是迅速率领部众对洺水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又是在这个时候,天气再次大变,战场突然下起了暴雪,导致唐军救援洺水的计划再度受阻。
罗士信带领着两百名精兵奋勇杀敌,坚守了整整八天,洺水城被刘黑闼攻破了,刘黑闼听闻罗士信是个非常骁勇善战的人,于是想要劝降他。
然而却被罗士信严词拒绝,刘黑闼一怒之下将罗士信斩杀,时年二十二岁。
罗士信要是活到了贞观年间,少不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了。
主播觉得这一波换人实在是太可惜了,以罗士信换了王君廓,可是后来呢,贞观元年,王君廓在幽州骄横跋扈、不尊法度,甚至挑唆庐江王叛变大唐。
后来见形势不好,又反杀了庐江王给朝廷看,朝廷念他诛杀庐江王李瑗有功,任命他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禄大夫,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
之后他就膨胀了,更加肆意妄为,贞观元年,王君廓奉诏入朝的路上杀死了驿站吏卒,叛逃大唐,最后被杀。】
天幕下,幽州。
庐江王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身旁的王君廓,整个人傻掉了。
王君廓望着天幕,暗道一声糟糕,立刻拔腿就跑。
庐江王缓过神来,立刻下令追杀王君廓。
李瑗颤抖着手抹掉额头的汗水,心里祈祷着一定要抓到王君廓啊,这样他入朝请罪才有可能免除一死。
至于另外一个“反正要死了,直接反”的念头一闪而过,秦王李世民的面容便在眼前闪过,不能反不能反,反了必死。
同样呆滞住的还有唐宫大殿下的群臣们,李世民更是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