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眼神微微闪烁,当年陛下不同意耿弇的观点,大抵也是怕他们家族像李氏家族一样遭遇灭门之祸吧!
耿弇笑呵呵地,虽然当时陛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他发觉陛下对他好像更好了,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对待他,还时时找他谈心,所以他当时微微失望的心情都消失了。
【虽然耿弇此时的发兵建议没有被采纳,但后来刘秀能够在河北翻盘和耿弇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刘秀没有选择逃跑,也没有选择发兵,他选择了第三条路,就地募兵。
此时的刘秀还是想要靠自己在蓟县当地招募到一批武装力量,进而反抗王郎的。
但问题是刘秀当时的处境是非常不妙的,明眼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没希望,怎么可能投到刘秀的军下呢!甚至不仅仅是招募不到兵,他身旁的人都开始渐渐走了。
比如当年刘秀在颍川打仗的时候,王霸带着自己的门客们跟随了刘秀,这时候来到了河北,当初王霸的很多门客一看情势不妙就偷偷地离开了,只剩下王霸一人。
哎……也不知他们后来到底会不会后悔了……】
刘秀感慨一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这便是后来“疾风知劲草”的出处。
【刘秀派王霸在蓟县募不到兵就算了,身边的人走了也算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还有人专门来看他的笑话。
大家都笑话他们,就你们……还敢招兵,你们又不是正统的皇帝,河北真正的皇帝刘子舆现在正要抓你们呢。
王霸被人围起来,嘲笑了一通,他灰溜溜地掩面回去复命了,这条路行不通啊!
而在这个时候,蓟县也开始向王郎政权靠拢了,身在蓟县,刘秀的安危已经不能保证了。
当时的蓟县住着广阳王的儿子刘接,这个人是骑在墙头的墙头草,一开始刘秀一行人到了蓟县的时候,他是处在观望的状态。
眼看着刘秀不行了,他立刻表示他要替王郎政权抓住刘秀,恰在此时,城里也传出了消息,王郎的使者已经到了蓟县,准备和刘接双面夹击刘秀。
刘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带着他的小集体上演了一出“生死时速”。】
好一个“生死时速”……
刘秀以手掩面,嘴角抽搐,当年他的“生死时速”引来了蓟县百姓的围观。
此时却非殿上当时的小集体臣子们也是满脸的无可奈何,谁能想到呢,按理说这种事情,百姓应该是为了躲避祸难,赶紧躲起来才是。
但好家伙,当年他们准备逃跑,全县的百姓都来看热闹了,甚至生生将路给堵起来了,差一点儿啊…他们就跑不出去了。
刘秀无奈道:“好在朕当年身旁有威猛凶悍的铫期举起枪戟给朕开出了一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