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你这是何苦呢?过去的事儿,就该让它过去,别再把自己困在这死胡同里了。”
好友赵峰看着蜷缩在办公室角落、满脸憔悴的章天,眉头紧皱,满脸担忧地劝道。
章天抬起头,双眼布满血丝,自嘲一笑:
“你不懂,那些过往,就像一道道枷锁,死死锁住我,怎么挣都挣不开。我本以为能掌控命运,可现在才明白,不过是命运的提线木偶罢了。”
说着,他无力地靠向椅背,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赵峰长叹一声,坐到旁边椅子上,拍了拍章天的肩:
“咱先不说那些糟心事儿了,往前看,路还长着呢。你当初进远来科技,多意气风发啊,谁能料到后面这些曲折。”
章天苦笑更甚,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初入远来科技时的场景,那时的他,头顶顶尖财经大学博士光环,站在事务所里,阳光洒身,自信满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可转眼间,一切都变了味。
在义州市国资委那座办公楼里,岁月仿若一位沉默且执着的画师,用它那斑驳的笔触,肆意又细密地勾勒着每一寸墙壁。
墙面的漆面犹如历经沧桑的老人的面庞,满是褶皱与褪色的痕迹,昏黄的走廊灯光无力地倾洒而下,好似迟暮者的最后一丝叹息,与漆面的斑驳交织缠绕,共同编织出一幅陈旧且压抑至极的画面,仿佛每一处缝隙、每一道光影,都在低语着过往琐碎而又令人怅惘的故事。
章天独自蜷缩在办公室一隅,恰似一只受伤后、瑟缩在阴暗角落的孤兽,妄图在这寂静无人问津之处,默默舔舐内心那鲜血淋漓的创口。
头顶的白炽灯管宛如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人,生命的烛火于寒风中剧烈飘摇,发出“嗡嗡”的颤音,恰似残喘的低吟哀号。
那光线,挣扎着从积满灰尘的灯罩缝隙间挤出几缕昏黄黯淡之光,恰似迟暮残阳拼尽全力,透过厚重阴霾云层的无力投射,疲软地铺洒在堆满文件的桌面上。
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报表,仿若古老神秘、暗藏玄机的符文典籍,每一个数字、每一行记录,都像是神秘符号,晦涩难懂,却又似乎隐藏着决定命运走向的密码;冗长繁杂的项目计划书,则似杂乱丛生、肆意蔓延且布满尖刺的荆棘丛,蛮横无理地横亘在他的视线里,锐利的刺尖仿若恶意挑衅般,无情挑动、搅乱着他的思绪,每一次注目,都仿若陷入无底泥沼,越是挣扎,便陷得越深,直至被那无尽的繁杂完全吞没。
章天诞生于一个被书香馥郁环绕、满溢智慧辉光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知识殿堂,处处弥漫着深厚学养的气息。
父亲,作为古典文学领域备受尊崇的资深学者,课堂之上,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一袭中山装笔挺合身,金丝眼镜后的眼眸透着对文学的痴迷与洞察。
他出口成章,诵读经典时,嗓音醇厚如陈酿,能将唐诗宋词的韵味、明清小说的风骨剖析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家中那宽敞书房,四壁皆是高耸至顶的书架,摆满经史子集,线装古籍散发着古朴墨香。
章天幼年时,常于父亲身旁乖巧端坐,小脑袋随着诵读声微微晃动,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魄中,心潮澎湃,仿若能望见古战场的硝烟;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情思里,体悟到词人的细腻哀愁,懵懂间,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如丝丝细雨,悄然润泽他的心田。
母亲则是西方哲学研究的翘楚,思维严谨得如同瑞士制表匠精心打磨的精密仪器,逻辑缜密似无缝天网,丝丝入扣。
探讨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哲思想时,她常身着素色连衣裙,搭配一条简约丝巾,坐在客厅沙发中,眼眸中闪烁智慧光芒,恰似启明星,侃侃而谈间,为章天拨开思想迷雾,开启一扇洞察人类智慧结晶的绮丽窗户。
在这般满是学养与智慧熏陶的家庭环境里,章天仿若一块精心雕琢的璞玉,被悉心打磨成性格热情阳光、心地纯真善良且责任心极强的青年才俊。
成长岁月中,家中往来宾客皆是学界鸿儒,客厅时常化作思想碰撞的盛宴殿堂。
每逢周末,雅士们围坐,茶香袅袅升腾,与高谈阔论之声交织。
谈及文学传承,有人激昂陈词:
“古典之美,不可弃也,当如薪火,代代相传!”
父亲颔首赞同,补充道:
“然传承需创新,融今之视角,方焕新活力。”
论及哲学思辨,母亲轻抿茶盏,启唇道:
“尼采之言,超人哲学,于现世,有破局之勇,亦存激进之憾。”
众人或沉思、或辩驳,智慧火花四溅,如烟火绽于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