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船行渔歌是成语吗 > 第56章 劝学(第4页)

第56章 劝学(第4页)

赵小嫚有些着急了说:“现在什么时代了,哪能这么年轻就嫁人呢?再说,你家老二和老三还小吧?”

“他们也读不成。去年子我们隔壁船上的送他屋崽去读书,没得两天就不肯去了。我也难得劳那个神。”

“为什么呢?”

“太远了呀!我们这行船的,哪里鱼多就去哪里。今天在这里,明天又换了地方,没得个准地方歇气,你讲怎么读书嘛?总不能为了个崽读得两天书,屋里饭都不吃了噻?”

赵小嫚记录下了这个问题。

家长居无定所,确实是造成小朋友进行学习的阻碍。

她想了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大家可以把子女寄在岸上的亲戚家借住?”

“借住啊?老师话讲得轻松哦。现在哪个屋里不困难,哪还有闲钱帮别个养崽咯?就算有,我们也没得那样的有钱亲戚。”

女人笑了笑又说:“我们渔民大多是天吊户,渔民子女嫁的是渔民,讨的还是渔民,岸上连个穷亲戚都没得,更加莫讲有钱亲戚了。”

赵小嫚有些尴尬,这么多年,一代代渔民子女都没有接受教育,她知道肯定有困难。

但是真没想到困难重重。

她没有气馁,“只要你们愿意让儿女上岸读书,就算没有亲戚也没关系,我可以出面帮你们和岸上居民牵线搭桥,让你们把子女借住在他们屋里也是一样的。”

“要钱不咯?”女人问。

赵小嫚说:“生活费肯定是要负担的,具体的情况,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商量。”

女人摆了摆手,“读书要钱,借住要钱,一家子吃饭还要钱,我们真的负担不起咧!”

女人紧接着说:“赵老师,我晓得你是好意,我们当爷娘的也想崽女过得好,但是没钱没办法啦!”

赵小嫚还想再劝,那女人丢下一句,“等我们赚到钱再讲咯!”就走了。

赵小嫚长叹一口气,本以为遇到个通情达理的,没想到还是没劝说成功。

这时,有人远远的问:“喂,你是那个姓赵的老师不咯?”

赵小嫚立马转头笑着回了句,“是我,您是?”

打招呼的是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人家。

“我想问下,你上次在鱼龙会讲的那个读书的政策,要开么子证明,到哪里开咯?”

赵小嫚说:“老人家,你家孙儿想到哪里去读书?”

“我屋崽讲就放到堵堤村的学校啊。”

“那他到堵堤村所属的那个乡镇派出所去开就可以了。”

“好好,那要的。”老人家连连点头。

赵小嫚忙问:“老人家,请问你怎么称呼?”

“陈大朗。”

赵小嫚在花名册上找了找。渔民大多不识字,登记的姓名也是音译,叫同一个口音的名字有好几个。

赵小嫚又问了他年龄,儿子的名字,总算找到了对应的人,做了登记。

沉重的心情终于轻松了半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