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之强者,皆无畏于死亡,将军这般,确为豪迈不羁、气吞山河之人物。”
关于二人所讨论的句读之论,其实就是古代版的标点符号讨论。
我们都清楚,古代的典籍普遍皆为竖排,并且是从右至左的排列方式。
这最初的缘由乃是因为竹简与龟甲通常是用刀来进行刻写,从右边往左进行刻写更便于操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的书写习惯。
当然,其中还有诸如欲左先右、欲下先上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反正最初这种书写形式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现实状况,包括材料、工具以及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实际上,标点符号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不能说标点符号这种东西是未来才被发明出来。
在秦汉时期,人们会运用一些圆点、曲线、折线等等来作为断句的标点符号,这种做法自古以来就有。
然而,其使用并不规范和统一,不同的文献和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断句方式。
之所以在一些书法作品中看不到标点符号,那是因为书法作品往往追求艺术上的美观,为了达到整体的美感效果,便直接舍弃了标点符号。
实际上,在诸多交流信件的往来中,如果没有东西来进行断句,那么根本就无法确切知晓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只因为没有标点符号这一辅助断句的事物,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所以在这个时代,倘若书籍当中有标点符号来进行断句,也就是这个时代所称之为的句读。
这并非稀奇之事,因为这一事物原本就存在。
但是,众人在通信交流之间虽说可以自行断句,但却无人胆敢在各类儒家典籍中标注句读。
这主要是因为,受限于科学技术的缘故,秦汉传承下来的典籍,实际上基本上都属于家学,也就是众人通过口口相传、背诵的方式传承下来。
这就导致不同的家学,所传承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也致使众人的断句方式各异。
再加上还有异体字、通假字等等情况,所以不同家学所传授的典籍内容,其意思或许都教导得不太一致,断句就更不可能相同了。
这也是后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何会有众多版本的原因所在。
只因为这等事宜,他们自己争吵了数千年都未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但其实这件事情,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些儒家典籍当中内部作为研学的态度来进行争论,那也就罢了。
然而后来不知怎么发展的,标点符号这一事物虽然一直存在,但后来又形成了用“之乎者也”等一些语气虚词来断句的传统。
所以孩童想要学习,不论是学习经史典籍,还是学习基本的知识认知,从一开始就必须跟随启蒙老师来进行断句。
因为书本上是看不到标点符号的,只能跟随老师学习,才能够搞清楚这本书到底是如何断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