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流传出的什么卧冰求鲤,郭巨埋儿,那都属于后来人的争相模仿了。
反正为了出名,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当然,到不择手段这种等级了,其实都属于上升通道非常难的那一批底层豪强和寒门。
事实上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举孝廉还是轻轻松松的。
因为他们每个乡里都有专门的清议团体,这些人会品评周围人的品德才学,舆论权完全掌握在了当地豪强大族手里面。
他们说你是孝顺,那你就是孝顺,说你有才学,那就是有才学!
所以,孔融让梨一个几岁孩子的故事为什么能传出来?
是因为大家都很八卦吗?当然是因为那个圈子里面都有这个默契。
你吹捧我的子弟,我吹捧你家的孩子,大家互相打广告一起搞炒作,这名气不就出来了吗?
所以后来,举孝廉已经完全掌握在了豪强士族手里面,不在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已经失去了所有晋升的阶梯。
不然也不会有民间那个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导致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作为汉家天子的汉恒帝汉灵帝都发现,他们的皇权竟然被架空了,这些官员举荐的人全部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只听他们举主的话。
想要任用一点自己的人,竟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情。
所以他们开始重用宦官和党人互相分庭抗礼,然后任用宦官举荐出来的人抢夺朝廷的官员职位。
于是两边开始斗得不死不休,这种权力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边都绝不退让。
洛阳,这座汉帝国的中心。
此时一处秘密的宅子里面,唐周正焦灼地跪坐在原地。
因为他即将见到一个重要人物,而这一个人物,很有可能会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唐家是济阴人,世代居于此地已经几百年。
从上一辈祖先卖盐发家之后,家族里面渐渐富裕起来,如今有膏腴之地,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所以从唐周自小开始,家里已经奴仆成千,唐周所需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从小学习儒家经典,拜学名师。
以期让家族改换门庭,成为经学世家。
当然,这个目标有点远大。
所以家族里面对唐周的期望是,学成之后成功举孝廉,然后开始踏入官宦之路。
而唐周从小就博闻强识,在学习儒家经典这一方面非常有天赋,小小年纪就能够出口成章。
家族里面都对他抱以重大期望。
年纪还小的时候,唐周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同龄人都聪明,自己又还拜师了名士,所以他一直坚信自己未来必定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