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笙冲钱二公子点点头算是问好:“这位公子和知县大人是旧识?正好,在这坐下一起吃饭吧。”
钱二公子先看了一眼知县大人,知县大人连忙点头,钱二公子这才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又有几位家境不凡的人找来,十人桌的座位也坐的差不多。
第一桌客人就这样凑齐了,菜单上的菜很多都没有见过,人们很好奇,疯狂点单,后厨都忙不过来了,李时笙连忙加入,也忙的不可开交。
一直到亥时,最后一桌的客人走后,李时笙等二十多人瘫坐在卡座上。
这才第一天就这么累的吗?阿远父子俩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客人了,甚至长宁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甚至知县大人也来捧场了,顿时对李时笙高看。
没想到这位姑娘这么有本事,不禁菜谱花样多,和知县大人也相识,看来这间花间楼应该能做下去了。
想想他们父子二人,经营祖传下来的花间楼却连知县大人还有其他权贵没有任何交集。
这间铺子只是阿远爷爷以前在这间酒楼当店小二的时候,东家没有一男半女,便看中了阿远爷爷,阿远爷爷便认了干亲,给原来的东家养老送终后,这间铺子也就给了阿远爷爷。
这才传到他们的手里,就算是阿远爷爷在的时候,酒楼里也从来没有这么多人。
美男们把碗筷桌子收拾好后,李时笙当天就发了工钱,让众人下工。
现在只是试营业阶段,主要是让客人们吃菜,只要味道好,下次客人们还回来,到时候在安排上些节目什么的。
李时笙看着累的快要睡着的玄尘子说道:“玄姑娘,今天真是谢谢你了,你以后不必帮我干活也没关系。“
玄尘子扭动扭动胳膊往楼上的房间走去:“行,明天就不干了,累死了,想干的时候在干。”
李时笙不觉得有些好笑:“行。”
随后,李时笙带着明珠也上了楼,房间里,李时笙算着自己一天的营业额,一天之内竟然入账一百多两,刨去成本人工,最少赚了一百两。
李时笙不禁感叹,开酒楼可真挣钱啊,就是不知道明天的客流量怎么样,反正今天算是彻底把花间楼的名声打出去了。
洗漱了一番,李时笙便累的躺在床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李时笙还在想,等酒楼稳定下来,她就不亲自干活了,把自己整得这么累。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时笙也是早早起床,现在新酒楼正是关键时期,一定要上心。
收拾了一番下了楼,后厨开始忙碌起来了,正在配菜,玄尘子突然出现在李时笙身后:“李姑娘,我能不能吃一份凉皮?”
李时笙被吓了一跳,扭头看到是玄尘子笑笑说道:“你以后有什么想吃的,就跟后厨要就行,不收银子。”
玄尘子听后顿时高兴不已,李时笙看着后厨忙碌的样子,看来得再多找几位后厨的帮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