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陷入一阵寂静,每个人都默默分析念贤那招“险棋”所蕴含的利弊。卫铉此时也是一言不发,他固然喜欢兵行险着,以求出奇制胜,但是念贤这步“险棋”成败的关键在于源子雍能不能盯死杜洛周、葛荣;如果依计而为,源子雍又不能牵制声势浩大的叛军主力,那他们必将陷入绝境。
想到这里,卫铉沉声道:“此策暂且搁置。因为从源子雍的能力和资历来看,此人及其麾下的军队根本就靠不住,也别指望他能够牵制声势浩大的叛军联军。咱们还是对涞源城下文章吧,看看能否找出破城之策。”
他抬头看向众人,又道:“大家尽管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顾虑。”
韦孝宽犹豫了一下,起身拱手道:“将军,末将有个想法可以参考参考。”
卫铉点了点头:“你直接说,我听着。”
“喏。”韦孝宽朗声道:“涞源城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械备精良;要是常景在我军立足不稳的时候,率领大军出城来战,我军十之八九会输;而这样的想法,想必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是常景明明占据大势、明明有大胜的机会,但是他却坚守城池、避而不战,此举不仅严重挫伤守军的锐气和战意,同时也给守军透露一种‘敌军不可胜’的错觉,最终导致守军都觉得自己不行,只管指望援军来救。”
“现如今,守军视为精神支柱的的、日夜期盼的援军已败,又被俘虏大举绕城和集结的震撼一幕威慑,他们此刻必然士气大跌,惶恐不安,畏战厌战拒战也在心里滋生。在此前提之下,我军攻心、攻城并施……”
韦孝宽没有卖弄关子,直接说出自己的作战思路:“从念将军、达奚将军之前打探到的情报来看:有四成士兵是本地人,他们的父母妻儿也在城内生活,这部士兵不仅担心自己战死,也怕城破之日,父母妻儿惨遭屠戮。若是大战爆发,他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人,定然奋战到底。与之相对的外来士兵无牵无挂,反而没有强烈的作战勇气。”
“针对于此,我军可以向城中军民做出两项承诺:一是‘只要守军士兵不抵抗,或者出人不出力、弃械投降,则既往不咎;二是军队入城之日,士兵不进民宅、不动百姓分毫’。如此一来,既能进一步瓦解守军作战意志,也能达到分化敌军的目的。”
帐中诸将只听得叹为观止,一些不认识他的将领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纷纷抱以异样目光,心里暗自嘀咕着“此子有名帅之资,若不早夭,他日必成大器。”
“此为攻心。又当如何攻城?”卫铉倒是没有感到惊奇和意外,因为他知道史上的韦孝宽善于离间,他先用离间计俘获了东魏刺史牛道恒及其上级关系,之后又离间北齐君臣,致使斛律光冤死。他同时是一个防守宗师,竟让高欢军在玉璧城寸步难进,致使高欢军队阵亡七万余人,狼狈退兵,最终成功粉碎高欢灭亡西魏的图谋。
除此以外,他还擅长打攻坚战:北周尉迟迥起兵谋反之时,韦孝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率军出征,轻轻松松的平定了声势浩大的尉迟迥,逼得对方自杀而死。
现在虽然不能用成熟的韦孝宽前来衡量,但是他这番言论和策略不仅在战术上体现出巧妙的运用,还对敌军心理有着精准的把握。当真是厉害之极、可怕之极。
也幸好自己早早将他收入帐下,引为心腹,今后只管重点培养、给予机会即是。若是不幸成为敌人,真不知结果是什么光景。
听到卫铉询问,韦孝宽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过了一会儿才行礼道:“好办法没有……不过笨办法倒是有一个。”
卫铉起初还有一丝遗憾,可听到最后,不由期待的说道:“笨办法就笨办法,总比没有办法好。”
“涞源城城池高大坚固,又有四万军队守城、无数百姓协防,我军很难攻克此城;就算攻下此城,也会付出沉重代价。然而此城地势西高东低,我们先是引走护城河里的水,再从高处下放滚木,以此冲击城墙。当然不是要冲跨城墙,而是以滚木填平护城河、弥补城上城下的高度,然后让俘虏在西城垒起一道与墙同高的土坡。等土坡形成,便由此破城而入。”
韦孝宽停顿一下,又加以补充:“与此同时,令一部俘虏打造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
卫铉当即思考起来,手指在桌上敲打着,发出“哒哒哒”声响。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硬碰硬,一方面是没有重型攻城器械,二是承受不了强攻的惨重代价,但是韦孝宽这个“笨办法”却能把伤亡压缩到最低。
“将军,此法可行。”念贤起身行礼道:“就算出现重大损失,那也是负责垒土坡的俘虏,而不是我军士兵。若是辅以攻心计,伤亡将会更小。”
“将军,末将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