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鼎定南北朝笔趣阁 > 第242章 背后暗箭(第1页)

第242章 背后暗箭(第1页)

尔朱英娥这次带来六百名亲兵、一百名女兵,卫铉让人安排妥当,便和尔朱英娥来到中军大帐一旁的偏帐就座,彼此说着分别后各自发生的事情。

尔朱英娥说道:“两座府邸正门已经拆了,重新在中间开一道府门。隔开两栋府邸的围墙前、中部分也已拆掉,使前庭、中院连在一起。位于中院的演武场是原先的两倍多,还有学堂也已建好了,孩子们现在都在里面读书,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就去演武场习武射箭、练骑术……”

她对家中大小琐事非常清楚,也介绍得十分详细,可见她很用心打造他们的家园。

“娘子不要太累了,一些事可以交给师叔他们操办。”听说孩子们已经从梗阳搬到上党,卫铉也算了却一桩心事了。

“我乐在其中,并没有觉得疲累。”尔朱英娥笑着说道:“师叔他们也帮了很多,可是阿郎都在努力学习,我也不能落后太多。如果连持家之道都不懂、连家事都处理不好,日后又如何帮到阿郎啊?”

卫铉知道尔朱英娥的想法没有错,也不多劝;若是身为一家主母的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手腕都没有,却又不愿意学习,来日还不被手下之人耍得团团转?

尔朱英娥目光熠熠地看着卫铉,问道:“阿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必发生了很多事儿。”

“我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没有什么好说的……”话虽如此,可是迎着小娘子期待的目光,卫铉还是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尔朱英娥听罢,脸上满是笑容,得意洋洋的说道:“伯父说得一点没错,我最大的成就是帮尔朱家找来阿郎;阿郎不但尔朱家福星,也是大家的福星——阿郎这次建功立业,不但遏止葛荣南下步伐,还令他损兵折将,退往幽州,而且直接影响了朝堂局势。”

“有这么夸张?”卫铉自然知道自己改变河北局势,也知道尔朱家在洛阳有完善的情报机构;只是尔朱英娥说的“影响了朝堂局势”让他难以置信。

“一点不夸张。”尔朱英娥挺直腰杆,高声道:“河北诸州军政要员背后都有家族、势力。他们所在的势力在朝堂上都有人担任要职。他们之所以能够当上地方要员,并非是才华横溢、能力过人,而是背后的家族、势力推荐所致。如果大家表现出来的战绩都是一个鸟样,只能说叛军太过强大,不怪大家能力不足。可阿郎惊人战绩让至尊和太后明白不是朝廷军无能,而是河北诸州的军政要员太过废物……”

卫铉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什么,他烦躁的接过话头:“那些平庸之辈都是废物,他们无法平定叛乱,莫非要平了我卫铉不成?”

魏朝的用人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与兼顾人品高下和门第高低的九品中正制有所不同的是,门阀制度仅限于门品,且后来的州郡举孝廉、秀才亦是以门第为依据。相同的是两者都使世家门阀子弟凭借家世出身、家族举荐,即可轻松步入仕途。

朝廷在用人方面虽然讲究任人唯贤、唯才是用,却也没有排斥举贤不避亲、任人唯亲:一方面受制于现实,因为魏朝交通不便、边远地区民风彪悍,许多人都不愿去偏远落后的地方任职,但朝廷又要人去治理地方,所以只好对世家门阀、地方势力、地方豪强进行妥协。

另一方面,同个族的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谁要是犯下大错,那么他的家族、他的举荐人也会受到一定的牵连。所以在“株连”一般的惩罚制度下,一些“监督者”如果发现自己举荐的人犯下大罪、亦或密谋造反,他们为了置身事外,往往会第一个举报。

自杜洛周、葛荣起兵以来,河北诸州、朝廷大将平叛不力,屡战屡败,致使朝廷损失惨重、威望大跌;而沦为战场的各个州、各个郡县更是化为一片废墟。

以往的将领都是废物,可现在有了对比,皇帝和胡太后对河北诸州军政要员、及其举荐者的愤恨可想而知;此战一旦结束,定然要有大批人遭殃。而那些执掌大权的中枢大员自然也明白此理,只不过卫铉觉得他们是不会反思的,也不会痛恨所举荐的废物,他们只会恨自己“鹤立鸡群”、恨不得自己惨败战死;就算自己不败、不死,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让自己变成他们一样的废物。

之后,再用律令收拾自己。

“正是如此。”尔朱英娥见卫铉面沉似水,安慰道:“阿郎无须太过烦恼,毕竟太后并非是不明事理的人。”

“不是胡太后的问题,是满朝文武都有问题。”卫铉叹息一声,说道:“胡太后在意的是天下,不是某一个人;她也不在乎此人曾经立下多少功劳、有没有过错;一旦满朝文武都说此人该死,胡太后定然用此人的人头稳定大局。”

“阿郎,薛师叔和王长史(王佑)其实也说过类似的话。同时也是我来燕州的主要原因。”尔朱英娥将手中茶盏放下,心头暗叹了一口气。

河北诸州是汉家名门的集中地,除了傲立群雄的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长乐冯氏以外;还有渤海封氏、渤海高氏、魏郡曹氏、范阳祖氏等中上等世家,其后是不计其数的中下等世家。而河北大地上的官员多数出自这些家族。

当叛军如火如荼之时,他们需要卫铉平定叛乱、帮助他们保护庞大的家业。可葛荣败退幽州以后,他们不要卫铉了;因为卫铉不仅太过能打,而且触犯了所有河北名门的核心利益。若卫铉不走,日后朝廷清算起来,他们损失更大。

与之相对的恒州和汾州没有什么像样的大世家,自然也没有这么多龌龊。

卫铉心头一动,问道:“娘子,师叔和王长史可曾说过破局之策?”

“说了。”尔朱英娥点了点头:“他们都说‘见机行事,适可而止’。”

卫铉顿时黑着脸道:“我最烦、最讨厌话只说一半的人。”

正要继续问询,斛律光到帐前禀报:“主公,蔡将军、李士约将军有事求见。”

卫铉闻言,只好止住那个沉重话题,抬头道:“有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