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又名太原城,此城位于汾水以东、晋水以北。自春秋战国以来,它先后作为赵国都城、秦太原郡治、汉初代国都、汉并州治、曹魏并州治、西晋太原国都、前秦都城、大魏并州治。经过一代又一代改造、修建、修缮、扩建、改址,此城的城址终于定了下来。
如今的晋阳城是赫赫有名的雄城,全城周长约四十里,城内分为东、西、中三大部分,其中西城最大,并州府、太原郡、晋阳县的官署皆在此城。
午时刚过,饭后的并州刺史元天穆又回到官署办公。
他是平文帝拓跋郁律之后、高凉神武王拓跋孤玄孙,不过他的曾祖辈因为不是嫡出,也就和现在的高凉王没有什么关系了。到了父亲元长生,也不过是个游击将军而已,如果再与现今的皇族对比,他已经和皇族没有什么血脉关系了。
在河东,元天穆也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和军队,可他是尔朱荣拜兄,很多想法与尔朱荣殊途同归,再加上他特别佩服尔朱荣,所以凡是尔朱荣的决定他就支持,凡是尔朱荣反对的,他就反对。一旦尔朱荣遇到麻烦,元天穆不仅出钱出兵帮助尔朱荣度过难关,还动用自己在洛阳的人脉为尔朱荣“保驾护航”。
尔朱荣也没有亏待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拜兄,不但把拜兄放到尔朱集团第二号位置之上,而且他最信任的人,也是拜兄。在他心目中,尔朱天光和叱列延庆、贺拔允、贺拔岳等人,根本没办法和拜兄比。
搞到现在,他俩不仅是结拜兄弟,还是最亲密的战友。相互之间,向来是无条件相助、无条件信任。如果把此时的尔朱荣比作征战天下的刘邦,那么元天穆就是留守大后方的萧何,其职责和使命之重、压力之大,远远超过只管闷头打仗的尔朱荣。
近来,元天穆很忙。
州郡的民生、农牧业、商业要他管;军队的粮饷,战后奖励抚恤、论功行赏也要他管,此外还要代替尔朱荣与太原王氏、朝廷博弈……很多时候,他都抱怨说“不干了”;可是饭后不久、休息不久,又着实是放心不下,立刻又投入繁重、繁琐的政务之中。
审查北方发来的账目,元天穆向并州官员们说道:“大都督在恒州缴获颇丰,除开尚未点清的马、牛、羊,还有很多金银、铜铁、药材、皮革、药材、驼毛等物……不久以后,就会一一运到晋阳。这些物资如果折算成钱,账面上是够今明两年的用度了……”
迎着众人惊喜的目光,元天穆却没有丝毫喜悦,他沉声说道:“大家不要高兴太早,账也不能这么算。因为底层官员和将士最缺少、最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价钱比粮食高的肉食,更不是金银和铜钱。”
“如果某个官员要用两石粮食来维持一家人生计,我们却发他十几二十斤肉、或者是一匹布、一张皮,那不是将他一家老少往死里逼么?所以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缴获的物资变成实实在在的粮食、油盐,然后按斗、按石发放。”
说着,目光看向了默不作声的太原郡太守王椿:“此事,就拜托王太守了,希望王太守多多费心。”
元天穆和尔朱荣这些年配合无间、心意相通,在收到尔朱荣决定与王氏妥协和交易信件时,不禁拍案叫绝、赞不绝口。他与王氏谈判的时候,除了要求王遵业等人举荐卫铉为上党郡太守以外,还根据当前之急,达成了六十五万石粮食的交易。
王氏这种家大业大的庞然大物,争的是长长久久,不怎么在意一时得失、一时成败。王氏这一次吃了大亏,在谈判时处于绝对劣势,只想息事宁人,更不愿态势扩大;而元天穆又是按商业的规则来购粮,自无不允之理;至于此次吃的亏,下次找回便是。(注1)
“刺史既有吩咐,下官立刻照办。”王椿站起身来,肃然拱手道:“请刺史放心,哪怕是变,下官也将粮食变出来。”
“好,辛苦王太守了。”元天穆忍着恶心,转而向众人说道:“春粮即将收割,接下来都要忙活这事儿,不能有丝毫懈怠之心。”
“此事关系重大,焉敢轻忽?下官卑职这便告辞。”
打发走一干文官,元天穆使人将并州户曹、仓曹、功曹、度支曹、金部曹、库部曹等三十六个“曹”及其副手一并召来。先令主管钱粮、装备的众多个“曹”将粮草运往受阳。(注2)
他这一次也是发了狠,为了能够尽快打赢丧心病狂、狗一样的费也头牧子,把能用的兵力、能粮草都用上了。
等到这些“曹”接下命令,回到原位。元天穆又向主管军器的人说道:“尔等下去以后,务必让工匠全力赶制箭矢、弓弦、铠甲、皮甲、战刀、帐篷、绳索等军事用物。”
“刺史,非是卑职不尽力。而是前方战场之上,武器装备消耗损耗极快。尤其是箭矢,已经所剩无几了。哪怕工匠没日没夜打制,也赶不上。”一名官员为难的说道。
“你们的难处我能理解。可这是你们职责所在,不能事事依赖我,否则的话,要你们何用?我希望你们以后说到难处的同时,附上解决的困难的良方。”元天穆扫视了众人一眼,冷冷的说道:“我大魏冗官冗吏十分严重,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都是十羊九牧。别的地方,我们管不着,但是在河东北道四州,我与大都督可以管、有权管。我今天就与你们交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