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鼎定南北朝QQ > 第110章 帝王怒(第2页)

第110章 帝王怒(第2页)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所以他特别喜欢硬怼元雍。

元雍和元融吵的正不可开交之时,胡太后咳嗽了几声,才让两人安静下来,不过两人虽然碍于太后面子不好争吵,可是对视的目光都是雷电交加,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胡太后纵然是大权独揽的存在,却也不想招惹处于暴躁状态、即将打起来的两人。她掠过两人,目光看向了正襟危坐的李神轨。

李神轨乃是李崇之子,他除了是武卫将军,还是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而且他和父亲是同一类人,父子二人不但善于作战,而且善于治理地方,皆是战绩与政绩并重的人。尤为难得的是他们父子对朝廷忠心耿耿,极懂修身和臣子之道。

遇到大事之时,他比元雍、元融等人更加公正,也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良方,而不是无理取闹。于是开口问道:“李卿,不知道你对元刺史的奏疏有何看法?”

李神轨刚才碍于元雍和元融争吵不好说话,如今倒是能够发表自己看法了,他起身恭声道:“回太后,从元刺史奏明的情况来看,臣以为钱粮一定要给。”

“哦?为何?”胡太后看了一出滑稽戏,心情甚好;她正了正身子,一双凤眸也多了几分威势,再无方才的戏谑之色。

李神轨不敢看波涛汹涌的胡太后,目光下垂,行礼道:“启禀太后、至尊,臣以为元司空放才所言极有道理。这几年我朝风雨飘摇、内战不断,各路叛军非但对治下民生、军力造成极大破坏,也间接成了南梁的盟友。他们为南梁消耗了我朝大量钱粮,也牵制了我朝大量军队,尔朱大都督如今在北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奠定了朝廷不可辱的威名。朝廷理当从重封赏,否则,会令人心寒,加剧了各地军队的不满,同时也让各地军队有了不遵朝廷号令的借口。所以臣以为我朝当以尔朱大都督为楷模,让大家看到朝廷功必赏、过必罚的决心。”

说着,他又淡定的行礼道:“至于尔朱大都督,实则不用太过担心,他的底蕴比较浅,就他目前的实力,对朝廷无法造成危害。只要朝廷全力支持他,无论他战胜费也头牧子也好,还是败了也罢,都与朝廷无关,若是赢了,那是再好不过。此后,朝廷可让他去对付南梁……”

“毕竟他能打,朝廷调他去对付南梁,既合情又合理。如果他离开河东三年五载,河东北道四州军民还听他的吗?”

殿中众人都是当代的精英,他们或许因为一家之利以及种种原因戴上了清官、奸臣、佞臣、宠臣、幸臣的面具,然而殿中重臣没有一个是无智智障。听闻李神轨这番话,再结合元融此前所说,所有人都发现这笔钱粮确实是得给。

不仅要给,而且还要多给!

“太后,臣附议。”王遵业做梦都希望尔朱荣离开河东北道,他们之间的前一桩“生意”已经交易完毕,此刻窥得时机,随即起身附合道:“只要朝廷全力资助尔朱荣,他日后要是打败费也头牧子,朝廷非但在大义上说得过去,而且也有调走尔朱荣的理由和借口,他要是拒而不受,那他就是心怀异志的反贼;但若打他败了,朝廷收拾他也很合理。若是因为朝廷支援的钱粮不够,使战事悬而未决,尔朱荣就有了长久待在河东北道经营自身势力的理由,而朝廷也失去了问罪、调离河东北道的理由。”

“太后,臣附议。”

“太后,臣附议。”

“……”

见状,元雍、元彝、郑俨、王延业、崔秉、李神轨、源子雍等人皆起身附合。

皇帝元诩见众人没有提过自己一句,心中愤怒至极,藏在冲天冠玉串后的脸虽然毫无表情,可是拢在双袖中的手却是死死握在了一起,力度之大,使得手臂都纹起了一根根凸出的青筋。而看向胡太后的眼角余光更是充满了嫌弃、憎恨。

元诩早已是孩子的父亲,可他今年虚岁只有十七,正值叛逆年龄。他本就是父母说什么都反对的年纪,再加上母亲篡夺了原属于他的大权,且在中原的名声特别难听,使他异常憎恨太后。

但是元诩没有想过“母死子贵制”对后宫嫔妃造成的惊恐,也没有想过远比他健壮的兄弟为何纷纷“夭折”;更没有想过“为母则刚”的至理,同时也不知道母亲担了多大的压力,才让他没有“夭折”。

胡太后当时如果不够坚强、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早就和他的其他兄弟被人为“夭折”了,岂能成为大魏的太子、皇帝?

再从目前的乱象上说,大魏所有将责任归咎到胡太后身上,所有人都说她是妖后,这也没有错,然而唯独他元诩没有资格骂。可是元诩哪管这些?哪管母亲因为他所承担的压力?他只想收回大权,以为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皇帝,大家都会听他的,而大魏也不会乱,于是他在人云亦云之下,一直视母亲为最大的敌人、一直视母亲为耻辱,然后在皇帝和元氏子孙、为国为民等等理念加持下,他做梦都想弄死这个不要脸、丢人现眼的女人。

为此,他在明知母亲视尔朱荣为隐患的情况下,却派人暗自联络曾经囚禁母亲且已被罢免的姨父元乂,使其帮助自己搭上尔朱荣。而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夺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