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战力强悍且人数众多的禁军,除非秦牧脑子不好,才会把这样一支队伍排除作战计划之外。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秦牧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帅,也掌握着这支军队的虎符。
但秦力还在军中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这些人能够忠实地去执行自己的命令。
一时半会儿秦牧也想不出好的解决方式,毕竟拉拢人心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说不得,也只能将反派进行到底了!”
正在秦牧思考的功夫,三大势力的中层以上将领,也全都聚集到了秦牧面前。
秦牧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道:“诸位都久经沙场,眼下我等遇到了什么情况,相信不用本宫解释,诸位也应该有所猜测。”
话落,卫铮立刻附和道:“启禀殿下,属下认为我们这是遭遇到了一伙流寇,而且规模不小。”
“这一点从咱们遇到的外围流民数量上,就能够判断一二。”
随着卫铮开口,其余将领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主流的无非是两种,一是战、二是走。
认为应当主动与流寇作战的,大多是一些少壮派,渴望建功立业。
一伙实力弱小的流寇,无疑是军功的最好来源。
至于提出主动避让的将领,则大多是一些老成之辈。
认为地方官足以平定,并不需要他们这些朝廷精锐出手。
而且众人身上还有着西征的任务,应当抓紧时间行军,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上。
毕竟流寇虽然容易击败,想要彻底剿灭却并不容易。
其核心人物只要逃走,天底下多的是吃不饱饭的农民可以被蛊惑。
而且流寇战力低微,即便击败了也获得不了多少军功。
反而有处理不好,以致溃散的流寇遗祸地方的风险。
到时候就不是建功立业,反而是主动的惹祸上身。
毕竟老话说的好,不错不错、多做多错嘛。
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相差仿佛,所以众人争论了许久,也不能达成一致。
不过这对秦牧而言,并不是问题。
因为他早有决定,之所以召集众人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只是这些将领似乎没有察觉出传言中不学无术的九皇子,实际上已经被一个独断专行的灵魂所取代,还在妄想影响秦牧的决定。
于是就在众人僵持不下,请秦牧决断的时候,秦牧淡然道:“我等身为朝廷官兵,虽然西征任务并不需要处理路上遇到的流寇。”
“但是圣人有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更何况本宫身为皇子,更应该替朝廷、替父皇分忧解难!”
“难道你们要让本宫对这些流寇视而不见吗?”
众人都是诧异不已,没想到传说中荒唐好色的秦牧,居然会说出如此正义凌然的话。
若不是前不久,才亲眼见到秦牧暴打亲弟弟,众人差点都要感动到了。
“那……殿下的意思是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