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反常的现象都没有?”樊昊心存疑惑,拧着眉头追问道。
“唔……真要说有点与平常不同的现象,好像还真有个,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反常,可能也是我多虑了……”在樊昊的询问下,那名兵卫苦苦思索,隔了好久才缓缓开口“之前我们巡山的时候,山里基本上的都是安安静静的,毕竟到了那个点,不可能有人进山,山里的动物也都入了眠。但是昨晚,我们快要分别的时候,山谷中隐约好像传来了几声鸟鸣……”兵卫不太肯定,毕竟那鸟鸣太过轻微,在记忆中出现的时间也是非常短暂,这也是刚才为什么思索良久的原因。
“鸟鸣?”樊昊听到这,暗道不好,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后来呢?最后一次看到王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樊昊心烦意乱,抓紧追问。
“刚到山腰的一座破庙里,人有三急,他说他要如厕,让我继续向前,在前面经常休息的石台那等他,一会他便追赶上来。”兵卫说道“可是后来等了许久也没见他跟上来,我便估计这小子可能想着偷懒,上完厕所就直接回去了。因此也没太在意,又往里走了一小段路后心里也感觉毛毛的,我便也提前回来了。”
听到这,樊昊基本上可以确定,王林已经遭遇不测了。
“山上还有弟兄吗?”听完他的讲述,樊昊并未在这个事情上过多纠结,在他看来,再去纠结已经没有必要了。
“有!今天是六队巡山,他们整队进去的,现在应该还在山上。”张松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从樊昊的神情中它能感觉到有什么事情非常紧急,紧急到在这件事面前,那个走失的王林都不重要了。
“叫上除了留守兵部以外的所有弟兄,跟我进山!”樊昊抓起放在一旁的刀刃,夺门而出。虽然有些兵卫时间久了会想着偷奸耍滑,但兵部整体上行动起来还是非常的整齐划一。樊昊前脚刚出门,后脚便有二三十人紧随其后。一行人声势浩大,走在官道上,行人慌忙躲避。
“开城门,是兵部樊大人。”镇守城门的卫兵远远便看到樊昊一行人,很有眼力劲地提前将城门打开。在天启,樊昊这张脸便是一张通行证,除了王都,到哪里基本上都没什么阻碍。
一路上,樊昊脚步轻快,不断提高速度,队伍整齐划一,很快便到了最近巡视的“三行山”下。这座山的名字也是大有来头,据说是当年武威王出游时路过此山,只见群山叠嶂,层岩交互。远远看去如三龙入海,便赋其名曰“三行”。这座山也确如其名,山路曲曲折折,相互交错,许多景物极度相似,即使是常在其中活动之人有时遇上稍微差点的天气,也很容易迷失其中。群山之间还有奔腾不息的江水,从西向东,横穿“三行”,被有才能的风水先生喻为“伴龙带”。
山脚下,清楚可见六队早上修整所扎下的营寨。里面还有两名兵卫留守,照看物资也负责传达消息。
本来还百无聊赖的两人,见到樊昊和身后众人的瞬间,立刻来了精神。
“樊大人好!”二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其声问候。
“嗯!六队进山有多久了?”樊昊看向“三行山”道,眼神微眯。前段日子才下的大雨,山上雾气缭绕,视野极大受阻,“三行山”遮笼在迷雾中,看得并不真切。
“从早上入山到现在约莫三个时辰了。”兵卫如实答道。
“一队二队共二十人留在此地协助把守,其余人跟我进山。”樊昊思路清晰,这次进山人数不用太多,山上雾气缭绕,人越多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可能还会成为累赘。出了周身三尺范围就看不真切,队伍拉的太长只会带来麻烦。山脚是营地所在,多留些人马也好照应,万一真有什么意外情况,只要能拉动信号弹,山下的人员就可以立刻上报,寻求援兵。要不是陈琉伤势还未完全康复,真想把他也带来,樊昊想。不过他也交代过了,只要见信号,张松便第一时间前往兵部,呼唤陈琉,兵部一切事宜由陈琉进行指挥调度。
人员整备完全,樊昊也不拖泥带水,率着剩下的数人一头钻入山道之中。
周围尽是浓厚的雾气,樊昊一马当先,走在队伍前端,他就是这样,只要带着手下共同完成任务,每次都是身先士卒的那个。可能这就是他常说的“为官者必为之事也。”腰上的刀早已出鞘,被他紧紧攥在手中。一旦有丁点风吹从动,手上的利刃必会毫不犹豫地挥出。
“要是张钰在就好了……”樊昊不禁想着。如果是那家伙在,只要手指轻动,掀起一阵大风,就能让周边清清楚楚。也不用这样大费周章带着人马慢慢摸索了。
术法可真是个好东西……
队伍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前进着,因为大雾加上地面湿滑,还未完全干透,前进的速度并不算快。毕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一个不小心脚滑一下,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樊昊尽量加快脚步行了半个时辰,地上终于出现还未消散的脚印。看留下的印痕,上面三横三竖,典型的兵部官靴花纹,看来已经快要追上六队的脚步了……
继续向前,地上逐渐出现一些物件。最开始是篝火的余烬,慢慢到一些遗弃的日常用品,再往前甚至还有兵卫的私人物品。
樊昊弯下腰,将地上的一枚令牌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令牌是铜制的,上面歪歪扭扭刻了个李字。这个东西他有些印象,是六队队长李宝暖的物件。上面的字是他四岁的丫头用小小的手一笔一划刻上的。雕刻当时樊昊也在现场,小丫头挂着两行鼻涕,认认真真的制作,完成后脸上纯真的笑容让他印象深刻,当时因为年龄太小,力气不够,所以并不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