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庆跨骑上去,整个身体还是挺舒展的状态。
“可以。可以在你们这个基础上面,再是给改上一下,做上一款专门给到有钱年轻人拿来装酷的摩托车。”
搭载的发动机,不能够是125排量的,最少得要160排量。
陈元庆召集几个人,组成了125排量摩托车的研发小组。
首先是买了一辆本田GL145摩托车回来。
这款摩托车差不多是1985年进入到国内市场。
但在市面上,并不多。
毕竟国内不生产,是进口的。
进口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的,得要外汇。
此时市面上主流还是弯梁摩托车,其中最火爆的就是嘉陵CJ50摩托车。
现在的价格,在四千多一辆,而且还供不应求。
等到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水平上去了,嘉陵CJ50摩托车才是不被人们喜爱。
本田GL145在1993年与国内厂商合资生产之后,改名为GL125。
然后整个九十年代,125摩托车就成为了摩托车的代名词。
满大街的摩托车,就是这个样式的。
不得不说,本田GL145摩托车真的有着点东西。
在操控感、动力、舒适性、耐用性上面都有着超好的表现。
很多人骑125摩托车,十几二十年都还是在骑。
即使在21世纪二十年代,依旧在大街上面能够看到一些明显有不短年头的125摩托车。
既然是优秀,陈元庆自然也是不会介意去进行参考。
就是在细节上面,北辰125摩托车会进行本土化。
比如说,在座位的尾部加装上一个货架。
另外就是车头的部位,设计得更加的大上一些。
把车灯的亮度给搞上来。
国内的路灯还是比较的少,走夜路的话,大灯不亮肯定是不行的。
发动机这块,陈元庆是不懂。
可摩托车陈元庆还能不明白?
陈元庆是全程参与摩托车的设计……
或者说,是进行设计的审核。
至于说如何来进行设计实现,那就不是陈元庆的事情。
自然是有技术研发人员来搞定。
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原型车很快就是给弄了出来。
搭载上正在研发的北辰125发动机,就开始进行路试。
是的,直接就开始进行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