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对未来的北辰工业很重要,但对此时的北辰工业来讲,还并不是大举压上的时候。
汇率、出口流程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呢!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陈元庆想要先将国内的那一众摩托车厂给“控制住”。
国内企业出海,相互间使各种绊子的可不少。
同一个行业的A和B两家企业一起攻略国际市场,那么这两家企业大概率的不会合作,而是相互进行拆台。
最是直接的,A企业向某个客户报价100块,那么B企业就会向这个客户报价98块。
A企业为了留住客户,只能继续往下压价。
B企业为了抢A企业的客户,也是往下压价。
最终A企业拿下了这个客户,成交价61块。
而A企业的成本是60块。
就只赚1块钱!
这样的情况,在外贸领域实在太司空见惯,相互进行抬价和压价,最终把利润做到微薄的程度。
企业利润微薄,可企业经营是需要利润的,产品售价上没有办法提,转头狠狠的压榨员工,减少开支也是变相提升利润。
北辰工业要是在海外市场上面赚到了钱,那么很显然的,国内其他摩托车企业也肯定一窝哄跟着出海淘金。
在这个时候,为了抢占市场,必然会打起价格战来。
打价格战不怕,就怕价格战一起,各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质量也随着价格一起降。
直接把整个华国产品的口碑,一切给带崩掉。
在有些地方,华国产品的口碑可并不是太好,价格是便宜,可质量也不好……
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低价质量差的标签,就会被死死的钉在低端市场上面。
可低端市场真的没有什么利润。
而且竞争还极其激烈。
一个风波打来,直接船毁人亡。
想要赚大钱,还是得要往中高端市场走。
陈元庆可不想因为国内其他摩托车企业瞎鸡儿搞而连累到北辰工业。
将国内其他摩托车企业全部给打死,然后自己来独霸市场……
陈元庆想一想就觉得不可能。
所以,北辰工业需要在行业里面有着超高的话语权,让大家不能够乱打价格战。
坐在前往深川的车上,陈元庆看着公路边上倒退的树。
“话说,现在国内到底有多少家摩托车企业?”
霓虹当年有两百家摩托车企业,现在华国很显然的也是不会少。
像是后来的新能源车企,在国内也是有两百多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