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会做饭,难道就要去开个饭馆吗?
员工辞职出来开小酒作坊,陈元庆不会在意的。
春井坊酒业走的品牌酒规模生产路线,面向的市场是全国。
因为规模化生产,成本肯定是要比小作坊更加低。
如果打价格战的话,能够直接将其他小酒作坊的市场空间给压没。
但很显然的一点,春井坊酒业可不会打价格战,反而会不断的提升本厂出产白酒的价格。
这也是为小酒作坊在低端市场上面留下了生存空间。
小酒作坊一般都只能够局限于当地,想要发展壮大是很难的事情。
市场环境不允许,老板的能力和见识的制约,以及实力的限制。
“实际上想一想,以后春井镇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酒镇,也是挺不错的。”
陈德云看着陈元庆感叹一声:“你倒是也心大哦!”
虽然他是长辈,但他也服气陈元庆。
不仅仅在于陈元庆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更在于陈元庆遇事的处变不惊。
遇事处变不惊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没有反应过来,所以自然就“不惊”。
二种就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觉得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出了事情也能够纠正,自然就“不惊”。
“倒不是心大,只是之前的时候预期到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心理准备的。云满满,你不用管他们,小作坊对于我们来讲,不会有什么影响。正好的,我们接下来不打算卖散酒了,以后这散酒市场就让给他们了。”
小作坊的酒想要真正的搞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一点,大酒厂那繁复的酿造工艺,小作坊就没法坚持下来。
只能够将一些东西进行简化,干脆是不弄。
春井坊酒业的酿酒工艺主体上是陈元庆从后世带来的,再是和老师傅们一起完善的细节。
对于普通工人而言,他们只是听吩咐干事,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却是不知。
陈元庆桌上那一大摞的本子,是白写的?
“行,反正你心里有数就行,我也省得操心。你先回去吧,我去学校看看。”
陈元庆并没有去厂里办公室,而是直接回家了。
家里面就只有周楚欣一人,陈婧妍上学就不说了,张桂兰进城去了。
三姐陈春梅要生了,她到医院去照顾。
“在想什么呢?”
周楚欣回过神,将腹部的书给合上,想要站起身来。
陈元庆赶紧的扶着她。
现在周楚欣身子愈发重了,下个月就要生了。
卸货成功,就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