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礼:“好哦,一顿吃两碗干饭。”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评价一位老人的身体是否好,就看其是否还吃得进饮食。
在农村里面,如果一位老人饮食开始吃不进的时候,大家就明白,老人时间不多,该是做的准备都得要做出来。
陈元庆顺了个小木凳坐下:“把身体给好好注意到,马上又是要带孙子了。”
刚一到家,张桂兰已经将各种的家长里短给陈元庆进行了一番“通报”。
农村里面,谁家有点什么事,问年轻人肯定是不晓得的,但问大娘们,肯定是知道。
平时没事,就聚在一起交流各种的情报。
张桂兰向陈元庆通报了一番谁家婆娘怀上了,谁家娶了新妇,哪家是嫁了姑娘。
现在生产队里面外嫁姑娘的少,一般都是招婿。
对于招婿的话,陈元庆他们这边也不像是有些地方,生的孩子要跟母姓,正常的跟爹姓。
只不过是男方到女方这边住。
一般都是兄弟多的才是接受被招婿。
现在好多家里面,孩子都多。
陈德礼:“我才不给他们带哦,我现在事情还多得很呢!”
忙着去打牌?
陈元庆打趣道:“大爹,你现在是在这嘴硬,等孙子生出来了,到时候看你带不带。”
陈德礼摆了摆手道:“先不说这个,我来找你,是有正事的。”
陈元庆面色一肃,静等陈德礼说正事到底为何?
修祖坟的事?
不是已经给修好了嘛!
重新用石头将祖坟给进行了修缮,还在花碑前面做了一个小水泥坝子,做了香炉之类的,方便进行祭祀。
至于说搞得多么好,陈家毕竟不是大户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反正,现在这般就是他们觉得极好的。
“晓得我们陈家湾的陈家是咋个来的不?”
陈元庆:“听说是五个兄弟迁过来在这安家落户的。”
陈德礼:“清末的时候,老祖他们五个亲兄弟从双河坝那边分出来,到现在的陈家湾买地开荒,才是传到现在。”
说着,陈德礼目光看向陈元庆,陈家祖上八代都是农民,在这一代倒是出了个厉害人物。
也是该出了。
再是往上寻,陈家的老祖还中过明朝的进士。
所以,陈元庆他们这陈家是分支,主房在双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