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杰:“现在我们这路也是修通了,种的水果,能够很便捷的拉到城市里面去售卖。”
陈元庆提醒道:“种水果的确是不错,但是我不建议说大块地大块地栽种,在土边来栽种就行。而且,也不要大规模组织农民栽种,我看现在到处都是在种,以后要是多了,就不值钱。农民赚不到钱,肯定是要骂娘的。”
国人喜欢是一窝哄,见到什么赚钱了,大家就并肩子上。
然后整个行业迅速的烂掉,一番激烈的比拼之后,剩下几家在做。
在一段时间里面,乡镇干部特别喜欢组织农民种植果树,刚是挂果,价格就跌到了卖不出去。
“刘哥,赵兄,实际上我有一个想法发展镇里经济的想法。”
刘世龙:“哦,快说说。”
“我们来教育兴镇!”
教育兴镇?
赵新杰和刘世龙对视一眼:“怎么个兴法?”
陈元庆:“你们看啊,我们就算一个学生每天花五毛钱,那一千个学生就是500块,五千个学生一天就是2500块。一个月就是75000。”
“要是学校有一万名学生,那可就不得了,一天光是吃的就得要花5000,一个月就15万。”
“这钱花在哪了?米、油、菜和肉。而这些,都是我们镇可以供应的。说白了,就是从我们镇上的农民手里面买的东西,这是在带动农民增收啊!”
陈元庆记得某所位于镇上的高中,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复读生。
镇上的经济全部就靠着学校在支撑。
为了支持学校,镇上严禁有网吧、台球厅这类娱乐场所。
赵新杰皱眉道:“陈兄的意思,是发展春井中学?”
“对!”
“可春井中学现在满打满算的,学生才是八百多人,这离五千上万,差距可大了。而且,这么多学生,得要多大的学校来装?”刘世龙想一想就觉得不太可能。
县中学也才千把号人!
赵新杰看着陈元庆,笑道:“陈兄怕是已经有了想法,说来听听呗!”
“春井镇怎么的来讲,都是我的家乡。我现在发财了,肯定得要为乡亲们做点事情。我准备向春井中学捐修一栋教学楼。”
“陈老弟可以啊!”刘世龙拍了拍陈元庆的肩膀,是个汉子。
陈元庆笑道:“我这出大头,镇上是不是应该也出点。”
刘世龙:“镇上现在是真的没什么钱,你可以去问。镇上这点钱,全是用在修连接各村的路上面了。”
陈元庆:“地得要镇上出吧,另外修学校,镇上出面申请计划物质,这是可以的吧?毕竟市场价买,价格要贵太多。”
赵新杰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申请计划物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知道能够申请到多少。”
“自然是多多益善。”
修建一栋教学楼在这年月真的不贵,五十万就能够修起来。
而且还是顶好的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