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有钱大家赚啦。”以此为思路做生意,往往会将看似不可能赚钱的生意做成了,而且能达到双赢的效果。1997年,科利华兼并了北京赫赫有名的晓军电脑公司,准备开发管理软件,第一个目标定在北京的餐饮业。北京有近四万家餐饮企业,每天营业额超过两万的有五千多家。总经理宋朝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大市场,但根据过去的经验,软件业进军餐饮业,无不铩羽而归。为什么?餐饮业不需要花几万元去买电脑,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但宋朝弟不相信这些定势,设计开发了GSC餐饮管理软件,拿到餐饮行业一试,果然实用,但设备加软件一共5.8万,这种价格,谁又能买得起呢?
宋朝弟发动公司人员想招数,其实好招数往往不藏在固有的观念中,老板们不愿意花钱置电脑,用餐券换电脑如何?老板们一算挺合适,五万八的餐券,意味着最少40%的利润已成为现实,况且五万八的餐券交给你,要多长时间才用得完?这不明摆着科利华用自己的钱做排场吗?
五百多套的电脑和软件“卖”出去了,三千万餐券捏在手中,宋朝弟再次发动大家出主意,这第二步卖餐券就比卖电脑软件容易多了,他想出一个——餐券可按原价80%转让。北京有数不清的大公司对此有极大需求,哪家不在吃喝方面花上一大笔费用?如此三千万餐券迅速脱手,一算账,餐饮企业最少便宜了40%,购买餐券的公司赚了20%,而科利华则是最大的赢家,典型的双赢乃至多赢战术。
我们通过这个例子应该明白,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想在买卖中获益,谁都不许受损。只有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才能做成生意。知道了这一点,就会有意识地采用双赢策略,成功地进行推销,并且,通过双赢策略,使自己与客户成为朋友,建立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推销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
10.确立目标策略
很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奋斗。
请你为自己希望成就的人生确定一个目标,目的在于让你创造一张“未来远景图”。你的景象必须是长期的、勇敢的、冒险的,而且多少是由直觉所产生的。但是,记住,这幅未来远景图一定要投射在真实的明日世界中。假如你要这幅景象有用,它就必须是可以达到,而且是你自己所感到满意的。只有这样,在你未来职业生涯中,它才会刺激你、指引你。
维克的一次个人经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大学毕业后,他到英国国家广播公司担任影片助理剪辑。这是他想在电视业求发展的起点,但是10个月后,他却辞职了。一大半理由是,身为一名好强自负的大学毕业生,他觉得把日子耗在贴标签、编号、跑腿、保持影片整洁等这些琐事上,有受骗的感觉。而他当时并不了解那样一个决定的意义所在。今天,当他看到电视上打出的演员姓名表,发现以前的同事,已成为羽毛丰满的导演制作人。显然,残酷事实是,他冲动辞职的决定,关闭了在电视界闯出一番事业的门;如果他当时对自己在电视界的远景,能作一次清醒的前瞻,那么最初当影片剪辑和打杂的几年,似乎只是预先付出的小小代价而已。
一般的经验是人生事业恰当的时间界限是10年,少于10
年的不足以完成基本起步,但多于10年,则过于遥远可疑。
下面的问题就简单了:“从现在起的10年,你想做什么呢?”一个为期10年的职业生涯开发规划,必须会掺点幻想,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由于可能出现许多未能预料、未可预见的事,任何一幅“未来远景图”不仅是目前趋势的合理延伸,它还需配合价值观、信念和直觉,把可能性和志向做一新的组合。它不是瞬息万变的幻想,有效的“未来远景图”,应是由实际可能的观念所激发。
长远事业的建立,最常见的阻碍也许就像彼得先生所表现的这种感觉,他说:“我不能确定自己要干什么,所以我只是做一天算一天。”缺乏长期目标的指引,往往使你不能集中冲刺的力量,成功人士断言,先准备好再上路,是很重要的。
这样做不但可以建立事业,也能发展个人。你只有努力去完成,才会知道如何完成。凡是在事业奠基阶段——这是铸成基本形态的时期——忽略了发展的人,后来都不太可能赶上。一些有成就的人认为,从个人或环境变化的观点去再塑事业比较容易。
“未来远景图”是你的必要工具。它集中了你的思想,给你连贯和目的感。但“远景图”得来不易,它们以情感为基础,而人类情感却是逻辑思考无法渗透的。“未来远景图”是从发现得来,而不是追求得来的;它是透过反思、创见、踏实的感觉得来。
有人发现,“未来远景图”需要用些异乎寻常的创意,并从当前思绪的限制中心逃离;以便拓展更开阔的眼界。杰瑞先生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他叙述这个过程说:“我的事业受1967年买的一本书的影响很大,如果我告诉你书名,你大概不相信,这本书叫《苦修僧人的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深印我心。故事中说,一天晚上,有个人遗失了一把钥匙,他就在灯光下找。其实,他遗落的钥匙是在比较暗的地方,但他却在最看得清的地方寻找。我被这个故事所震动——人,的确总是停留在熟悉的范围内。从此,我决心大胆尝试,而且对每个猜测抱着疑问的态度,人只要不放过一个问题,通常都会峰回路转。”
患肌肉退化的玛丽特,以她个人的独特方式补充说明了这一点。她说:“对我而言,生命是质的问题,不只是量的问题;我可以把我的人生看作是个悲剧,但我决心不走这条路。我渐渐能看清人生中一些简单的事物,譬如平安、美丽、友谊。我学会感动,并走出个人狭隘的思维,它为未来景象提供了激励。”
这些都只是观念,那么它的实际意义呢?54岁的女演员艾利丝,她年轻时是个施展魅力、游戏人间的女子;后来她想到自己的前途,于是开始发展自己当演技派演员的技巧,并小心不让自己定型。她这是为转变自己的未来远景采取了必要行动,谨慎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奋进。
看清自己的欲望,是个谋略的重要工具。所以,“‘想要’什么?才比较可能实现”。这个看似荒谬的观念,愈来愈受到支持了。这当中的假设是,如果你极为渴望某件东西,你实际去争取的可能性会增加。
“未来远景图”是把目标引进职业生涯的基本工具,它贯穿了各自分离的因素,而且给你一些简单、延展、满意连贯的目标。一幅未来远景图使你能“集合意志”,为机会、利益和反馈做准备。
当你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激情在汹涌奔流时,当你发现你是那么强烈地渴望去做某事时,当你的理智和自我意识发出无声的呐喊时,实际上这是一种标志,意味着你完全有能力做某事,并且必须是立即着手去做它。
11.积极成交策略
所谓成交,就是指顾客接受推销人员的推销建议及其推销示范,并且立即购买推销产品的行动过程。只有成功地达成交易,才是真正成功的推销。
成交是推销工作的最终目标。在这个阶段,推销人员要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成交的基本策略和成交技巧,有效地把握成交的机会。
第一,捕捉成交信号,及时促成交易。
在实际推销工作中,顾客出于所处地位的特殊心态,为了保证自己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往往不愿主动提出成交,更不愿主动明确地提出成交。但是,顾客的购买意向总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推销人员必须善于观察顾客言行,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成交信号,抓住时机,及时促成交易。成交信号一般取决于推销环境和推销气氛,取决于顾客的购买动机和个人特性。
如何准确把握缔结时机,这很难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客户的表情、体态、语言等方面寻找客户暗示出来的购买信号,一旦掌握,会使我们更顺利成交!
(1)表情方面:
①客户的表情和态度发生变化时,如忽而进入深思,忽而表情开朗,忽而微笑,忽而皱眉等。
②当靠在坐椅上、左右相顾的顾客突然眼睛注视你的话,表明一直犹豫不决的客户下了决心。
③有着明显的孩童式的兴奋反应时,这已证明客户已决心要购买了。
④当客户听完介绍后,彼此对视互相征询意见和答案时,表明客户已经动心了。
(2)体态方面:
①当客户开始由摇头转化为点头,并开始不由自主地点头,说明客户经过心理斗争后,已说服自己购买。
②当客户出现如用手抓头发、舔嘴唇、面色微红、坐立不安时,说明客户的内心斗争正在激烈地进行。
③“那里不是细谈的地方,请到这里谈”。变换座位往往就是对商品很感兴趣的表现。
④当客户开始仔细看说明书时,就意味着他想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