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王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事已至此,只能靠我们自已,你们二位既然到了州府,不如留在王府,助本王一臂之力?”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进入厅堂,躬身行礼后,递上一份紧急军情。淮北王接过文书,速读之后,脸色微微一变。
他将文书递给秦明和李文哲,说道:“这是子煜送来的求援文书,边关粮草告急,朝廷运送的粮草缺斤少两不说,还掺杂了沙粒…”
秦明和李文哲接过文书观看,又听淮北王说道:“本王决定亲自押送粮草前往边关,以解燃眉之急。”
秦明担忧地说道:“王爷,此去边关路途遥远,且敌军狡诈,恐有危险。若王爷不弃,在下愿随同运送队伍一道押送粮草去往边关。”
淮北王赞赏地看向秦明,说道:“秦明你一文弱书生都有为国效力的抱负,可叹那些朝中大臣,整日只知明哲保身,排除异已,全然不顾国家安危。若他们都能如你一般有勇有谋,何愁我大雁不兴。”
秦明躬身道:“王爷谬赞了,在下只是尽自已的一份绵薄之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身为大雁子民,自当为国家排忧解难。”
淮北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好!有你这般忠义之士,本王甚感欣慰。此次边关之行,必定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化险为夷。”
秦明拱手道:“王爷放心,在下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押送粮草,以解边关之急。”
淮北王拍了拍秦明的肩膀,
“本王这就命人将粮草装车,派安小将军带领一支精锐军队押送,有你在,本王放心不少。不过,此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你可要保重自身安全。”
秦明道:“王爷不必担心,在下定会小心谨慎。况且有王爷精锐部下带领,我等必能顺利抵达边关。”
与淮北王约好出发的时间,秦明告辞离开了淮北王府,他还要叫上萧十三随他一起去往西北边关,而且他还想筹备一些粮食和盐。
李文哲则是留在淮北王府,他想参与到安置难民的工作中去。
秦明去到河码头,找人租了一个简易的仓库,将超市里的大米白面各拿出五千斤,又拿出一百斤盐。
看着柜台处电子屏幕上显示已欠费一百两,秦明缓缓的坐在米袋旁边。
秦明也说不清自已为何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帮楚子煜这个兄弟,或许是怕战乱祸及他的家人,或许是因为那句“巢之下焉有完卵”。
回到悦来客栈,就看到萧十三坐在大堂喝着茶,这几日萧十三每天都会回来向他汇报在昌平客栈的见闻。
据十三所说,昌平客栈里没有9号房,依照秦明指示的位置,萧十三说那里一直紧锁着的门,店小二说是一间库房而已。
秦明现在也无心调查这事了,走到萧十三旁边坐下,萧十三给他递来一杯茶。
“十三,你别去昌平客栈了,随我押送粮草去西北军营。”秦明开门见山的说道。
萧十三有些愕然,少爷真的是读书人吗?
怎么自已跟着他,竟是做一些与读书无关的事。
昌平客栈还没查出幕后老板,没想到又要去押送粮草。
秦明似乎看出了萧十三的心思,他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语重心长地说:“十三,我知道你可能觉得这与你我的身份不太相符。
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边关告急,我们岂能坐视不管?况且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还是我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