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竹连忙摆手拒绝道:“三儿你自已拿着,你现在要和那些大人物来往,身上得有银子傍身才行。”
“儿子手里不缺银钱,您拿着吧!”
田冬竹看儿子坚持,也就接过了银票,随后她看了看秦明身上的衣服,小声说道:
“三儿,这会儿时间还早,咱们去城里买身绸缎衣袍吧?你身上虽然也是新做的,去那什么庆功宴上见王爷还是磕碜了些。”
秦明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说:“娘,我觉得这身衣服就挺好的,不用再买了吧。”
田冬竹摇摇头,坚持的说着:“那怎么行?这可是去见王爷,不能穿得太寒酸了。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能让人小瞧了。”
秦明知道母亲的好意,便不再推辞,笑着说:“好,那就听娘的,不过也不用去城里买衣服,儿子房里有一件合适的。”
田冬竹疑惑的问,“三儿买有新衣服了?”
秦明回卧房将盒子放好,拿着张小姐送给他的衣服出来给母亲看。
“娘,您看,这身衣袍是我去给张员外拜年时,张小姐送给儿子的。”
田冬竹看着这件华贵的新衣,都不敢用手指触摸,生怕给挂起丝,仔细看了好一会,她满意地笑了。
“三儿,这身衣袍针脚细密,材质上乘,能值不少银子。张小姐可真是有心啊。”
田冬竹轻轻摸了摸衣服,眼中流露出喜爱之情。
秦明没接母亲的话茬,而是笑着说:“娘,后日的庆功宴,儿子穿这身衣服去参加如何?”
田冬竹点了点头,说:“好,就穿这身,再没有比这身更合适的了。不过,你要记住,人家张小姐对你好,你可要不能辜负她啊!”
看来还是绕不过去,秦明只得无奈地说:“娘,您放心吧,我知道的,我去看徐文他们挖地基去。”
今天是元宵节,秦奋他们早上出门时说会早些回来,晚上一家人要吃元宵。
徐文徐武和他们一众兄弟们一边干活,一边与秦老三秦里正他们聊着往年元宵节热闹的场景。
秦明不禁好奇地问道:“今晚县城也会有花灯展吗?”
秦老三笑着说:“三儿,元宵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观花灯、欣赏杂技表演,官府也会解除宵禁,全民享受热闹的夜晚。”
徐文接着说:“是啊!我们今天也要早些回去,晚上带着家人一起观赏花灯去,
去年看到一盏莲花座花灯,灯身是由瓷器制成,透出淡淡的粉色光晕,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我家那口子念叨了好久。”
秦明听着有趣,就问秦大发:”大发叔,咱们村子有人要去看花灯吗?是各自去城里观看花灯,还是组织起来一起进城观赏?”
秦里正淡定地说道:“嗯,这事儿啊,村里确实有一些人打算去看花灯,不过具体怎么去,还得看大家的意愿。”
秦明点了点头,觉得里正说得有道理。他想了想,又问道:
“大发叔,你觉得我们要不要也组织一下呢?这样大家可以一起坐车去,还能互相照顾。”
秦大发笑了笑,说:“秦明啊,还是别组织了,一是不够车辆,二是众口难调。
咱们村能载人进城的也就是大牛和我家的牛车,再加上你们家的马车,其它那几头耕牛都没配载人的板车。
所以也载不了多少人,想去看花灯的人不少,有的人愿意花几文钱坐大牛家的牛车,有的人则是三五成群的走路进城。”
听大发叔说了那么多,秦明很快明白了,主要还是缺乏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