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长在寻常人家的小哥儿,而是穿云寨寨主的独子。
穿云寨的老寨主在当年就是个风云人物,他年轻时是个镖师,在摸爬滚打中练成了一身的好功夫,于当地负有盛名。
后来不巧遇上连年的征战,镖局生意便逐渐没落了,他带着一众兄弟四处求生,最后来到了穿云寨的这片地界。
那时时局动荡,朝廷与番邦屡次生起摩擦,又屡次战败,最后甚至落到了割地求和的地步。
普通百姓因为战争流连失所、素革裹尸,可那些贵族却在上京歌舞升平,不亦乐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话形容得分毫不差。
老寨主看着这样的景象,再也无法袖手旁观,于是他召集了一众兄弟,投身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业当中。
从此,他们担的是穷凶恶极的名,做的是劫富济贫的事。
都说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长大,自然做不了那些捏着绣花针刺绣的细活。
周小宜从小就对舞弄棍棒感兴趣,见自己的父亲和叔伯在练武,他也时常跟在一旁比划。
见状,老寨主便起了栽培的心思,开始教授他武艺。
事实证明,老寨主确实没有看错这个好苗子,后来周小宜果然精通武艺,身手了得,哪怕对上寨中的男子,竟也不输半分。
老寨主自觉后继有望,自此倾囊相授。
周小宜也察觉到父亲想把寨子交给他的想法,对自己要求更高,日日勤学苦练,只为了有朝一日能配得上那个位置。
然而好景不长,老寨主早年走南闯北时受了重伤,哪怕修养了许久也终究还是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到了不惑之年就与世长辞了。
从那以后,周小宜便接过父亲身上的重任,担任了下一个穿云寨寨主。
然而,因着他哥儿的身份,哪怕他是老寨主的儿子,寨子里也依旧有人对他颇具微词。
他能强行用武力镇压,却也堵不住一些闲言碎语。
寨中隐隐有风声传来,说他还未成家,如此稚子,不足以服众。
周小宜并不蠢,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大概是寨子里有人在浑水摸鱼、背后搞鬼。
他当即想要把人找出来以儆效尤,可那时偏偏祸不单行。
某天,他突然收到了来自线人的消息,说是城里来了个新太守,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想把穿云寨烧成灰烬,准备拿他们给自己立威。
穿云寨和知府两方虽在立场上针锋相对,却也从来只是小有摩擦,从来没有真正地撕破脸过,毕竟大家都怕对方狗急了跳墙,把事情闹大了偿不得失。
可那位新太守显然想要打破这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