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赞同:“确实,北方危机已解,六国的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让他们再蹦跶几日,等我大秦腾出手,一切自会明朗。”
嬴政不再隐瞒,因为大秦已经直面仙门,无需再遮掩。
即使仙门撤离,留下的人也足以监视,大秦的敌人并非仙门,而是那些依附于仙门、背叛人族的叛徒。
这些叛徒中,或许有化神境的存在,数量不多。
然而,守护者并非单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皆是通幽境的实力。
面对这样的对手,嬴政虽能提升至化神境,但应对多个强者,他并无十足把握。
除非耗尽帝国的气运,但这绝非明智之举,只可使用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气数,其余的气数需储存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即使是大秦目前所有的气运,也难以唤醒大禹,激活九州鼎。
这揭示了上古时期,各大族的气运何等惊人。
恐怕如今的大秦,运气尚不足以比拟古时候人类的一丝一毫。
这场战役结束后,秦王政深感若非自身修为突破至化神境,恐怕只能退位让贤,由他的继承人赢旺接手。
他决定闭关修炼,只为确保国家在动荡时期有一丝抵御之力。
一旦晋升化神,凭借气运的加持,他有望为赢耀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推动帝国的繁荣。
盖聂听闻此言,心中满是遗憾,他痛惜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替君主分担忧虑。
秦国的战事往往是被迫应战,而非主动出击,内部世家和百家的私欲犹如枷锁,拖慢了帝国的步伐。
六国反秦势力亦蠢蠢欲动,试图阻挠秦国的稳定发展。
美喜公主认为,过去的秦王过于宽容,如今她察觉到应该果断行事,以迅速平定叛乱,从而迎来秦朝的黄金时代。
若非黄石公的巧妙布局,使得秦国过早暴露实力,他们还能有七八年的光阴去培养更多高手,积累更多气运。
面对群臣的忧虑,秦王政微笑着宽慰他们:“各位爱卿不必担忧,朕并非失去理智。
我相信九公子有能力处理好这一切。
我们的重点应放在那些背离人族的叛逆者上。”
大臣们纷纷附和:“陛下圣明。”
然而,秦王政苦笑,自嘲道:“若我真英明,怎会被小小的百越轻易挑衅。”
他并非不愿战斗,而是敌人的数量太多,如今的秦国,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族本身。
人口危机迫在眉睫,不发展人口,再大的抱负也将成为空谈。
就连秦王政也开始相信,赢耀得到的不仅仅是大禹的遗泽,更是天意为人类繁荣而预留的宝贵资源。
世人皆明白,世族、百家以及反秦势力的末日已至。
之前的传言被证实为虚假,实际上秦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秦地的民众欢呼雀跃,他们曾准备好让孩子奔赴战场,但此刻生活有了希望。
大秦不能消亡,否则他们的安居乐业将不复存在。
好不容易盼来的秦朝仁政,却面临如此严峻的危机,这让深受苛政之苦的百姓无法接受。
秦地和三晋的民众对大秦尤为忠诚,甚至愿意舍身保卫胜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