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等契据从堂上几人手中轮了一圈,容锦就知道该她了。在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时,她藏在人群中忽然大喊:“说起来,那书生确实是县里头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在此之前,没听说过来客楼有卖啊。”
容锦他们一开始就是在镇上卖的糖炒栗子,虽然没来县里,但镇上和县里离得又不远,平常都有走动,当即就有几人回忆道:“这么一说,好像是这样啊。”
“我记得那书生还是和一个小姑娘一起卖的。”说起来,那小姑娘似乎和刚才说话那个有点像……这人环顾四周,奇怪:“人去哪了?”
容锦出了声就往人群后面躲,生怕有人认出她来。坏了少年的事。
这几人一说,勾起不少人的回忆,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一比对时间,确实是书生这边更占理。
张员外脸色苍白。上一张契据他只挑出印章一个毛病,而这一张除印章外再无其他不同。他此刻再挑毛病,用意就太明显了。
好歹也做了许多年生意,从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他强撑道:“契据是真的,可我不记得有签过这个……”
他想把签契约一事推给管家,假装自己毫不知情。李沅修打断他:“我看张员外头发尚未花白,年纪想必不大,印章缺口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一到这事上就想不起来了呢?”
后路直接被斩断,张员外脸色阴沉的说不出话来。
李沅修老神再在。若不是他把方子卖出去之后,查了查张员外,今天恐怕还真叫他得逞了。
张员外作为镇上第一大奸商,签契据所用的印章有两枚,一枚是完好无缺,一枚是有缺口。若他高兴,那就不会再计较。若他不高兴,便就像今天这般不认契据。
被他所坑的不止一二人,不然,李沅修也不会打听到这些。
有人忽然想起来村里收栗子的人,为了确定心中所想大声问堂上少年:“哎!书生,你这方子是什么时候卖出去的啊?”
“这个月月初。”
那人一拍手:“诶!对上了,就是这个月月初时,有一位自称员外府的妇人来俺们村收毛刺球,一文钱两斤。张员外,那妇人是你府上的吧?”
“一文钱两斤?这么便宜!”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酒楼里一份糖炒栗子恨不得卖上天价,收栗子给的价钱却那么低。如今还倒打一耙说是别人偷了他的配方,这张员外,可真是……
帮赵小成和容锦传话的婶子啐了一口:“我呸!可不就是因为他卖的贵,我们想吃吃不起,这才舍近求远跑到人家在集市上摆的摊子,一份才二十三十文,不过是多跑几公里的路,可比酒楼里划算多了!”
“二三十文,那确实是便宜。”有好吃的妇人点头附和。
事情基本水落石出。底下见过吃过的百姓都是证人,这件事便没什么好说的了,县令倒是对那糖炒栗子生起几分兴趣,想着一会儿下了堂叫人买来一份尝尝。
正要拍板子,张员外忽然站起来,低头拱手道:“大人,草民有一事告知。”
“说。”县令属实厌烦。
张员外咬了咬牙,“此事只能告知县令一人,还请县令容我上前。”
李沅修眼神冰冷的看着他,既然还不死心,就别怪他一会儿不留情面。
他又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