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子的流言,就算身在后宅的秦令怡,也听说了。
她听闻时还格外诧异,这些流言,跟事实的吻合程度,高的要命。她险些以为,真是哪个知道内情的人爆出流言,故意将太子一军呢。
后来,流言逐渐平息,大概是太子那边,动用能力压下去了。
不过,秦令怡摇头,太子八成不明白造谣容易辟谣难的道理,一旦有流言,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澄清,不然,这帽子就扣头上了。
但,这可是太子实打实做的事情,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她记得,前世没有这出,而是有人直接拿着账本,直接去敲了登闻鼓,上达天听,直接把事情捅破了。
皇帝震怒,顺着账本一点一滴查找线索时,账本意外的被毁掉。
就算账本毁的蹊跷,但没了这关键的东西,也确实证实不了太子的罪名。眼看线索就要断了时,又有人证出现了。
顺州知州意外发现了此事,在他治下,就有这样的两人互相争抢官职,最后,落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临死前,两人都不甘心,就把自已掌握的证据转交给了知州,让知州揭开此事。
顺州知州当然想要揭开黑暗,奈何自已还没走出顺州的地界,就被太子派来的人,灭了口。
可惜一应证据,没能找出来销毁。
太子本以为事情暂且告一段落,没曾想,顺州知州的长女,卧薪尝胆,居然孤身带着证据,上京城告御状,这才算是彻底把事情掀开。
太子在此事上,吃了大亏,也为日后的被废,做了预演。
现如今,自已知道这事,当然要想法子提前揭开,让一些人少受罪。
秦令怡回忆脑中细节,模糊的记着,那位侠肝义胆,敢为父伸冤的奇女子,如今正藏百花楼里。
一个孤身的年轻女子,若是单独居住很惹眼,可若是待在百花楼里,就显得不稀罕了。
百花楼里,最不缺的就是女子。
她要做这个钓鱼的渔翁。
秦令怡提前让人去打听百花楼中,杂役女子的动向,奈何那里人员混杂,流动性大,很难查清,让她不得不亲自去百花楼附近的一家茶点铺子蹲守。
这家老字号的铺子,做的点心很受欢迎,百花楼常常派人过去打包,拿来招待客人。
为了引起那位姑娘的注意,秦令怡摆出全套仪仗,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的出门,去了珍点铺,让来往的客人都知道,这里有贵人驾临。
一连去了三次,秦令怡影影绰绰的,在人群里,发现疑似的影子。
那位姑娘也是厉害,知道躲在百花楼里有利有弊,容易被人骚扰,所以故意用姜黄汁涂了脸,显的整个人,黑黄黑黄的,八分的容貌也只剩下三分,非常不起眼。
进进出出间,她就留意到,有个个头高挑,皮肤黑黄的女子,正在打听她。
围观群众说的口若悬河,夸张无比,但也让潜伏静待时机的任熙知道,这是信王府的女眷,信王府如今正炙手可热。
比信王排行靠前的皇子,还没封为亲王呢,这是荣宠的象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