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是一国的领导者。
在众人踌躇不定时他需做出决断,在前路迷茫时他需给出方向,在失败挫折时他需带头前行,在成功骄傲时他需初心不改。
三年前太子以四岁之龄,成为琉璃坊的总舵人,若非太子的坚持果决,琉璃坊早在建窑建了半年时就散架了。
各色琉璃风靡长安城,众人沉浸在喜悦中,早忘了建造琉璃坊的初衷,只有太子一心为透明玻璃努力。
大皇子欣赏着一众人看太子的敬服目光。
这就是他上辈子嫉妒又钦佩的太子殿下。
这几年他最明白祁元祚对琉璃坊的付出。
当年工官糊弄工作,几位伴读公子气的哭着进宫找太子。
太子怒而出宫让他们当场指出不服管教者,先是骂服再是打服,最后逐出琉璃坊,永不录用。
这些人居然还在朝堂散播太子辱骂群臣的言论,他有幸见识到了太子舌战群儒的场景。
第二天,太子病了,发热加喉咙水肿。
太医说心神大耗,劳累过度,又肝火上炎。
齐帝气的砍了几个人,也是那次后安河王府一建成大皇子便请命出宫。
太子不能随意出宫,他便做他宫外的眼睛。
光折所的老太史带着太子去看他们连夜做出来的放大镜。
一个个的圆片,经过镶金美化,已经可以做御用品了。
祁元祚现场检验,看到书上的字清晰而准确的放大,他连连道好。
老太史捋着胡须,好似老树又逢春,他带着太子又去看了几个玻璃片。
只见这些玻璃片用金属框架框着,有单边挂耳,竟与后世的眼镜非常相似了,不过后世是两个镜片框一起,这里是单个的,更偏向装饰。
祁元祚立刻提出他的建议,老太史谦虚好学,认真记下,留待改良。
祁元祚试了试眼镜,做是做出来,度数尚无法准确。
一排排的镜片薄厚不一,祁元祚不由得感慨老太史的聪慧,这才一夜他们就发现于眼镜薄厚的问题了。
略过一排排的镜片,他看到了两个对齐支起来的小型镜片。
祁元祚一下激动。
望远镜!
老太史为他解释:“研究望远这一问题,臣发现单个镜片无法完成远距离物体的折射。”
“臣想着是否用两个玻璃片更好?一个负责收集远处的光线并聚焦过来,一个则用于放大成像,以便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祁元祚崇拜的仰望着老太史,望远镜原理,分毫不差!
他殷殷切切的握住老太史的手
“太史今年贵庚?”
老太史笑呵呵的:“五十八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