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厢内伴着若有似无的啸叫,窗外漆黑一片,此行又是去厦门。
木晨曦邻座无人,他就把笔记本架在小桌板上,用vscode看之前写的脚本。
老婆发消息来说,【我已经在小佳这儿安顿好了,你到厦门了没?】
木晨曦回,【还有一会儿,其实成都那边价钱更低,但是成都太远了。】
老婆说,【你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吧,好了,我练琴去了。】
【好。】
小佳是个很机灵且积极的人,她总说是敏敏把她带飞的,但是实际上她对敏敏的帮助也可以算是无微不至了。
木晨曦忽然就想起来一些很久远的往事。
大三那年的暑假,木晨曦本来有一个机器人竞赛可以参加,但是他因为下一学期的学费还没攒够,因而拒绝了同学的邀请,找了个电子厂打了两个月螺丝,一天十到十二个小时,一个月可以休息一到两天。
那个暑假因为电子厂冲订单量招工,因而他就拿着高中文凭混进去了。
干了不到两星期,就有两个十九二十岁的女同事开始打探他的个人生活。
那时候他已经对许淇有了一些少年心事,虽然不多,更多的是他还想着自己有些迷茫的前途,因而就没有和她们深聊,只是加了微信,有时候吃饭的时候会坐在一起吃。
其中有一个他印象颇深,她说她们一起出来打工的几个姐妹现在都去KTV做夜场了,收入很高,但是她觉得那样的生活不好,因此就在电子厂里打工。
那个人后来明明白白地跟他表白过,说感觉他气质很不一样,不过木晨曦没有答应,这事跟学校里那位海王室友聊起时,那位室友说,“人家都主动了,你怕什么?上垒啊,反正暑假完了你回学校读书,她还能找着你不成?至于那个摄影社的财务管理妹子,你不告诉她,她还能知道?你又不吃亏。”
按照室友的说法,得利肯定最大,但是他没有这样选。拒了那个女的,自己还是沉默着做工,并且鼓励他自己在工厂宿舍的舍友攒钱。
但那七个舍友除了打牌抽烟喝酒以及约女同事玩以外,没人拿他攒钱的建议当回事,因而他跟他们也聊不到一堆去。
后来那姑娘的舍友却告诉木晨曦,“其实她还不是看上你又高又帅,气质不一样,觉得你可能是出来体验生活的。”
木晨曦看着她们的眼神,闪烁着,心里的盘算在那黑眼眸子里似露非露,最后笑笑,不置可否了。
他打工的最后半个月,那姑娘和一个线长搭上了,再往后就没有来上过班,大四还没有毕业时,他就看到她在朋友圈在晒了结婚证。
又过了两年,有一次,她给他发消息,木晨曦回了她,没说上几句话,她就开始说她老公对她不好,家务全部给她做,也不管孩子,每天只知道玩之类的话。
那时候木晨曦单着,劝了几句,发现自己有一点上头,又冷静了下来,最后选择了把她删掉,他不是救世主。
他那天也同样想起鲁迅先生那句话——娜拉走后怎么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以及另外一句话——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
他那时候也一个人呆在空无寂寥的小屋里,人类的悲欢虽然并不相通,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
删掉那个女人的微信之后,木晨曦忽然就在想,她当初到底有没有听进去自己关于钱的劝告——“厂里一个月可以赚六千,吃睡在厂里,一个月花一千,剩下五千,攒一年就是六万,两年就是十二万,四年就是二十四万,四年后你也不过才二十五六而已……”
不知道这话她有没有听进去,后来他同样跟江勇斌说了一遍,阿斌是真的听进去了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开始搞游戏的,虽然后来亏光了。
人生就是这么一波三折。
有的人天生一直赢,但是这个时代,无论如何都有下限。
也是那年的暑假,木晨曦回学校之后照例玩游戏轻松了几天,那个游戏是《终极将军:美国内战》(《UltimateGeneral:CivilWar》),是个2D版的类似全面战争的关卡类即时战略游戏,以美国内战为背景。
兵模都是低画素的纸片人,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制作组名单——
创作者: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制作人: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设计: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程序: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游戏声音:亚历山大佩德罗夫
当然制作组还有其他人,譬如另一位制作人及游戏文本撰写人尼克托马迪斯,艺术总监及主美,亚罗斯拉夫梅德维德夫。
这个游戏对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模拟相当细腻,玩家平时也要管理自己的部队。而且几乎做到了对美国南北战争的一比一还原,上万人的同场景大兵团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