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华诗丛”八位诗人读记
◎霍俊明
由“灼华”一词,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诗经》中的那首诗,四季轮回的初始和人生美妙的时光。太白文艺出版社“灼丛”的编选目的和标准都很明确,即入选的诗人大抵处于旺盛的阶段且写作已经显现个人风格或局部特征。平心而我更为看重的是当代诗人的精神肖像,“持续地毫无保写塑造并完成我在这个世界中的独立形象”(马泽平:为什么要选择写诗》)。对于马泽平、杨碧薇、麦豆、熊曼、、林珊、李壮和高璨这八位诗人而言,他们的话语方式甚活态度都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异,但总是那些具有“精神肖像”
精神重力”的话语方式更能让我会心。正如谢默斯·希尼陈的那样:“我写诗是为了看清自己,使黑暗发出回声。”
个人的诗泉》)由此生发出来的诗歌就具有了精神剖析和指示的功能,这再一次显现了诗人对自我肖像以及时间渊剖析、审视能力。自觉的写作者总会一次次回到这个最初题——为何写作?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写作会带动或打开的可能性,而诗人给了世界新的开始。这样的诗歌发声方类似于精神和生命意义上的“托付”,恰如谢默斯·希尼的,使“普通事物的味道变得新鲜”。
几年前读露易丝·格丽克的诗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总是太多,然后又太少”。诗人面对当下境遇和终极问话,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相比而言说话的方式和效力更要。由此,真正被诗神选中和眷顾的永远都不可能是多数。
马泽平的诗让我们看到了频繁转换的生活空间和行走景观,还有他的脐带式的记忆根据地“上湾”。在米歇尔·福柯看,20世纪是一个空间的时代,而随着空间转向以及“地方性”的逐渐弱化,在世界性的命题面前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越多地投注到“环境”“地域”和“空间”之上……我这样理解关于一个地名的隐秘史它有苍茫的一面:春分之后的黄沙总会漫过南坡坟地
也有悲悯的一面:
接纳富贵,也不拒绝贫穷,它使乌鸦和喜鹊同时在一棵白杨的最高处栖身
这几句出自马泽平的《上湾笔记》。“上湾”作为精神空现实空间的融合体,再一次使诗歌回到了空间状态。这里日常景观、城市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地方景观,又有一个者特有的取景框和观看方式。诗歌空间中的马泽平大抵是和悲悯的,是不急不缓而又暗藏时间利器的。他总是在人时间的河流中留下那些已然磨亮的芒刺。它们并不针对这部的世界,而是指向精神渊薮和语言处境。就马泽平的语词语容量来说,我又看到了一个人的阅读史,他也时时怀诗人和哲学家“对话”和“致敬”的冲动。这再次印证了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命运伙伴和灵魂知己的,“一个人和个人有了同样的生辰”(《一个和另一个》)。
杨碧薇出生于滇东北昭通,但是因为城市生活经验的缘故,诗反倒与一般意义上的“昭通诗群”和“云南诗人”有所区别,很多云南诗人的山地经验和乡村视角区别开来。这一区别生与其经验、性格、异想方式乃至诗歌和艺术趣味都密切。杨碧薇是一个在现实生活版图中流动性比较强的人,这动性也对应于她不同空间的写作。从云南到广西,到海南,北京,这种液体式的流动和开放状态对于诗歌写作而言是的。“一枚琥珀在我们的行李箱里闪亮,宛若初生。”(《立)与此相应,杨碧薇的每一首诗都注明了极其明确的写作和时间,是日记、行迹和本事的结合体。读杨碧薇的诗,的体会是,她好像是一个一直在生活和诗歌中行走而难以的人,是时刻准备“去火星旅行”的人。杨碧薇的诗有谣曲、和轻摇滚的属性,大胆、果断、逆行,也有难得的自省能无论是在价值判断上还是在诗歌技术层面,她都能够做到庄亦谐”。“诗与真”要求诗歌具备可信度,即诗歌必然骨缝中挤压出来的。这种“真”不只是关乎真诚和真知,然涵括一个诗人的贪嗔痴等世俗杂念。质言之,诗人应该的是诗歌的“提问方式”,即诗歌应该能够容留“不纯”“不与“不洁”,从而具备异质包容力和精神反刍力。与此同对那些在诗歌中具有精神洁癖的人,我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可读性绝对离不开可信性。杨碧薇敢于撕裂世相,也敢于内视,而后者则更为不易。这是不彻底的诗和不纯粹的诗,而论,我更喜欢杨碧薇诗歌中的那份“不洁”和“杂质”,这种颗粒般的阻塞感和生命质感,因为它们并未经过刻意磨、修饰和上蜡的过程。
麦豆是80后诗人中我较早阅读的一位,那时他还在陕西商书。麦豆诗歌的形制自觉感越来越突出,这也是一个诗人成熟的标志之一。麦豆的诗中闪着一个个碎片的亚光,这片通过瞬间、物象、人物、经验,甚至超验的形式得以产同的精神质素。这是一个个恍惚而真切的时间碎片、生命、现实切片以及存在内核。与命运和时间、世相命题融合起的碎片更能够牵引我的视线,这是跨越了表象栅栏之后地,也表示世界以问题的形式重新开始。在追问、叩访、和冥想中那些逝去之物和不可见之物重新找到了它们的影替身,它们再次通过词语的形式来到现场。比如:“去河步运气好时会碰上一位像父亲的清洁工划着船在上捕捞垃圾而不是鱼虾运气再好些会遇见一只疾飞鸟记忆中至少已有十年没有见到身披蓝绿羽毛的翠仿佛一个熟悉的词在字典里突然被看见但近来运气愈下平静的河面上除去风什么也没有早晨的雾气得很快父亲与翠鸟被时光永远拦在了一条河流的上”(《河流上游》)这些诗看起来是轻逸的,但是又具有的精神重力。“轻逸”风格的形成既来自一个诗人的世界观,自语言的重力、摩擦力、推进力所构成的话语策略,二者了米歇尔·福柯层面的“词与物”有效共振,以及卡尔维“轻逸”和“重力”型的彼此校正。“世世代代的文学中说都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一种倾向要把语言变成没有重量的东西,像云彩一样飘浮于各种东西之上,或者细微的尘埃,像磁场中向外辐射的磁力线;另一种倾向则予语言以重量和厚度,使之与各种事物、物体或感觉一样。”(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它们是一个个细小的切口,常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个个与己有关又触类旁通的,是日常情境和精神写实的互访与秘响。这些诗的沉思质一次次被擦亮。
认识熊曼转眼也好多年了。那时她还在武汉一个公园里的小楼里当编辑,参加活动与人见面交流的时候几乎没有超句话。记得有一年我去扬州参加活动,熊曼在吃午饭的时了饭店,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行李箱。我饭后下楼的时候,得一个女孩子提着行李箱会让男人有些不自在,于是我帮着行李箱下楼,然后又一路拉回酒店。那时扬州正值春天,时的扬州已经不是唐宋时期的扬州。过度消耗的春天仍有之心,诗人必须有强大的心理准备,当然还必须具备当量的词语场,也许对于每一个诗人来说夜晚都是形而上的。
天清晨我都要打开窗户”,对于熊曼而言这既是日常的时刻,认知自我和精神辨认的时刻。诗人总是需要一个位置来看常中的我与精神世界的复杂而多变的关系。围绕着我们的之物更多的是感受和常识的部分,而不可见之物则继续承诗歌中的疑问和终极命题,“但我知道世界不仅仅由看的事物构成还有那看不见的因此每天清晨我都要打开让那看不见的事物进来环绕着我仿佛这样才能安仿佛我是在等待着什么”(《无题》)。它们需要诗人的随之抬升或下降,也得以在此过程中认知个体存在的永远限和障碍,比如焦虑、孤独、恐惧、生死,“雨像一道栅禁锢了我们向外部世界迈出的双足”(《初夏》)。在熊诗中我们也常常遇到精神自我与日常家庭生活和社会景观的各种镜像在一个人身上重组的过程,这是另一种社会教是不可避免的重复谈论的话题。任何一个写作者都会在诗置实有或虚拟的“深谈”对象,这是补偿甚至是救赎。情感、甚至超验体现在诗歌中实际上并无高下之别,关键在于它达的方式以及可能性,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再次撬动或触发精神世界中的那些开关按钮。
康雪更为关注的是习焉不察的日常细节和场景所携带的特精神信息。这些精神信息与其个体的感受、想象是时时生一起的。这是剪除了表象枝蔓之后的一种自然、原生、精又直取核心的话语方式。康雪的诗让我想到了“如其所是”
如是我闻”。“如其所是”印证了“事物都完全建立在自形状上”(谢默斯·希尼),是目击的物体系及其本来面目,多诉诸视觉观瞻、襟怀,以及因人而异、因时而别的取。“如是我闻”则强化的是主体性的精神自审和现象学还是对话、辨认或自我盘诘之中的精神生活和知性载力。“最次在云南泸沽湖边的小村子看到一株向日葵,开出七八朵花每一朵都有不同的表情这是一种让我望尘莫能力我从来没法,让一个孤零零的肉体看起来很热闹。”
特异功能》)确实,康雪的写作更接近“捕露者”的动作在动因。“在刚过去的清晨,我跪在地上渴望再一次通珠与另外的世界取得联系我想倾听到什么?”(《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如此易逝的、脆弱的、短暂刻,只有在精敏而易感的诗人那里才能重新找回记忆的相而这一相框又以外物凝视和自我剖析的方式展现出来。康诗中一直闪着斑驳的光影,有的事物在难得的光照中,更事物则在阴影里。这既是近乎残酷的时间法则,又是同样的世相本身。“太阳对于穷人多么重要在屋顶,我们能的更多并不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可以什么都不做一在光照耀的地方——有三只羊在吃灌木上的叶子我的趴在栏杆边看得入迷她后脑勺上的头发闪着光。”(《晴屋顶避难的人》)
林珊的诗歌不乏情感的自白和心理剖析的冲动,这代表了的不甘或白日梦般的愿景。而我更为看重的是那些更带有知的命运感和略带虚无的诗作,它们如同命运的芒刺或闪身的旁敲侧击,犹如永远不可能探问清楚而又令人恐慌和的精神渊薮。“父亲,空山寂寂,我是唯一在黄昏的雨走向深山的人为了遇见更多的雨,我走进更多的漫无的雨中沿途的风声漫过来啾啾的鸟鸣落下来现在,而上的天空,倾斜,浮动枯黄的松针颤抖,翻转,坠入雾霭茫茫啊万千雨水在易逝的寂静中破裂,聚集。”
家书:雨中重访梅子山》)“父亲”代表的并不单是家族的命运牵连,而是精神对话所需要的命运伙伴,就如林珊好的秋天》中反复现身的“鲁米先生”一样,他一次次让产生似真似幻而又无法破解的谜题,诚如无边无际的迷茫和寒冷中微微颤抖的事物。“雨”和“父亲”交织在一我想到的必然是当年博尔赫斯创作的《雨》,二者体现出的质素。“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下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一朵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黑葡萄潮湿的暮色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我的回来了他没有死去。”这是迷津的一次次重临,诗歌再一疑问的方式面对时间和整个世界幽深的纹理和沟壑。猝然又倏忽永逝是时间的法则,也是命运的真相,而最终只能人和词语一起来担当渐渐压下来的负荷。
我和李壮曾经是同事,日常相熟,他的评论和即兴发言都刮目相看,他一直在写诗我也是心知肚明。李壮还爱踢足但是因为我没有亲历,所以对他的球技倒是更为好奇。诗来都不是“绝对真理”,而是类似于语言和精神的“结石”,于日常情境中撕开了一个时间的裂口,里面瞬息迸发出来忆和感受粒子硌疼了我们。在词语世界,我看到了一个严李壮,纠结的李壮,无厘头的、戏谑的李壮,以及失眠、疲倦和偶尔分裂的李壮。“这个叫李壮的人全裸着站在里我好像从来不曾认识过他。”(《这个叫李壮的人》)个人都是一个星球,也是一座孤岛。李壮的诗歌视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或具体或虚化的线头、空间和场所,印证了一个人的空间经验是如此碎片化而又转瞬即逝。这代的人们及其经验越来越相似而趋于同质化,诗歌则成为自我、差异的最后领地或飞地,这也是匆促、游荡、茫然代性面孔的心理舒缓和补偿机制。尤其当这一空间视野被在迷乱而莫名的社会景观当中的时候,诗人更容易被庞然所形成的幻觉遮蔽视线,这正需要诗人去拨开现实的雾障。
史取代了以往固态的记忆史,而现实空间也正变得越来越和不可思议。在加速度运行的整体时间面前,诗人必须时意身后以及周边的事物,如此他的精神视野才不致被加速强行割裂。凝视的时刻被彻底打破了,登高望远的传统已,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无比碎裂而又怪诞的时刻。《李壮混凝土桥塔顶上》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位置为我们揭开了无比戏剧化的城市密闭空间和怪异的具有巨大稀释效果的性景观。“古人沉淀于江底的声音在极短一瞬被车流松离合一只猫的梦里闪过马赛克花屏也必然是在这样的,李壮会坐到未完工的混凝土桥塔顶上坐到断绝的水上梯的空中会朝我笑着打出一个响指隔着39楼酒店房间密闭玻璃我仍确信我听到了。”如果诗人对自我以及外失了凝视的耐心,那么一切都将是模糊的、匆促的碎片和克,一个诗人的精神襟怀和能见度也就根本无从谈及。所诗人的辨识能力和存疑精神尤为关键,这也就是里尔克所“球形经验”。“羞耻得像雪,就只应该降临在夜里第二我推开门已不能分辨其中任何一片被称作雪的事物我分辨这人世被盖住的和盖不住的部分。因此雪也是没有”(《没有雪》)
高璨的诗,这是我第一次集中阅读。她的诗中一直有“梦的成分,比如“月亮”“星星”“星空”“梦”反复出现的诗中。但是更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些通过物象和场景能够神视线予以抬升或下沉的部分,比如《河流的尽头》《静物》的诗。它们印证了诗人的凝视能力和微观视野,类似于“须于芥子”般的坛城或戴维·乔治·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这也验证了“词与物”的生成和有效的前提。器物性间以及命运如此复杂地绕结在一起。器物即历史,细节即,物象即过程。这让我想到的是1935年海德格尔在《艺术的本源》中对凡·高笔下农鞋的现象学还原。这是存在意下时间和记忆对物的凝视,这是精神能动的时刻,是生命极之物在器具上的呈现、还原和复活。“从鞋具磨损的内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当诗歌指终极之物和象征场景的时候,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带有了时和象征性,“物”已不再是日常的物象,而是心象和终极的对应,具有了超时间的本质。“在今天,飞机和电话固与我们最切近的物了,但当我们意指终极之物时,我们却完全不同的东西。终极之物,那是死亡和审判。总的说来,个词语在这里是任何全然不是虚无的东西。根据这个意义,作品也是一种物,只要它是某种存在者的话。”(海德格尔:术作品的本源》)
粗略地说了说我对这八位诗人粗疏的阅读印象,实际上我诗歌往往怀有苛刻而又宽容的矛盾态度。任何人所看到的都是有限的,而对不可见之物以及视而不见的类似于“房的大象”的庞然大物予以精神透视,这体现的正是诗人的能见度和求真意志。
在行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到其中一位诗人所说的:你决定停止
早就是这样:你看清的越来越多
写下的,越来越少
2021年5月于北京